天津西北角:一碗美食带火一座城
天津西北角:一碗美食带火一座城
2024年“十一”期间,天津西北角特色街区的日均人流量最高达到15至16万人次,其中80%来自外省市地区。这个曾经普通的市井街区,如今已成为天津最热门的网红打卡地之一,不仅带来了滚滚客流,更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
客流激增至15万,餐饮业收入翻倍增长
西北角特色街区位于天津市红桥区铃铛阁街道,面积约0.35平方公里。这里汇集了100多家商户,超过九成经营吃食,涵盖了锅巴菜、老豆腐、面茶、卷圈、煎饼馃子等20余种津味早点,以及糕干、牛肉饼等30余种小吃。2023年1月以来,因清真食品闻名,成为红桥乃至天津市的特色美食名片。
客流量的激增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据统计,部分小吃摊位营业额甚至比2021年同期增长3-5倍。以清真南大寺旁的几家知名店铺为例,丁记卷圈、清真杨记煎饼等铺子门前每天都排着长队,一些有堂食座位的店里甚至店外的桌椅上都坐满食客。这里的早餐一般都要从早晨五点多一直卖到中午十二点多,节假日的营业时间就更久。
创新与传统并存,美食文化焕发新活力
面对突如其来的“网红效应”,西北角的商户们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积极创新,让老品牌焕发新活力。比如,沽上德盛的黏食制作,在面皮制作过程中,坚持不用任何防腐剂,而采用黄油等食材进行保鲜,其豌豆糕制作中也不掺杂其他面粉或豆粉,确保纯正豌豆香。戴记糖坊则在保留古法工艺的同时,开发出不少适合现代口味的新型甜食,并加强线上传播与销售的力度。
政策支持助力可持续发展
为了更好地发挥西北角的经济效应,红桥区铃铛阁街道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模式。2021年、2022年两个“五一”假期的爆发,及2023年市场开放以来,西北角早点的客流量剧增,很多商户的营业额也都保持大幅增长。针对这些问题,同时考虑到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规模与可持续发展模式,铃铛阁街道探索成立“西北角红石榴公益慈善基金”,构建公益慈善生态圈,营造良好人居、人文、营商环境,不断激发老街区的新活力。在确保基金会款项公开公正透明的前提下,探索发展新路径,引导街区商户参与慈善活动反哺社会。西关北里社区党委书记、西北角红石榴公益慈善基金理事长刘伟透露,目前基金会已完成基金一期定向募集,65家商户共募集善款76万余元。
从“网红”到“长红”,未来可期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西北角正在谋求转型升级。一方面,协助商户申报津门老字号,提升品牌价值;另一方面,加强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推广,目前已在红石榴展馆内设立非遗工作室,展示铃铛阁街域内的4个市级非遗项目和8个区级非遗项目。
此外,街区还开发了一系列文创产品,如早餐美食地图、主题文创雪糕、环保袋、打卡明信片等,深受游客欢迎。文创市集负责人刘璘表示,周末时购买文创产品的外地消费者占比超95%,日销售额达2000多元。
从“网红”到“长红”,天津西北角正在探索一条美食与文化、经济与民生良性互动的发展之路。未来,这里不仅是一个美食聚集地,更将成为展现天津城市魅力、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