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家推荐:环跳穴治疗坐骨神经痛
中医专家推荐:环跳穴治疗坐骨神经痛
近日,81岁的侯老太一扫先前的一脸苦闷,笑容重现。原来一月前,侯老太突然出现腰臀部及左下肢疼痛,自行在家贴膏药治疗,疼痛不但未见缓解,渐至行走困难,一周前由家人轮椅推至西安市中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安军明主任医师门诊就诊。侯老太自述腰、臀、腿部“疼痛钻心”,迈步行走及卧床翻身困难,已致茶饭不思。经人介绍慕名来针灸治疗。
安军明主任医师仔细检查后诊断侯老太为坐骨神经痛,由于侯老太活动不便,翻身困难,安军明主任医师遂让她侧卧于治疗床,用四寸长针在臀部环跳穴针刺,只见下针时,侯老太的左下肢即出现不自主抽动。针毕,腰臀部及左下肢疼痛明显缓解,经过一疗程的针灸治疗,侯老太已能翻身起坐,可拄拐行走。
这个案例生动展示了环跳穴在治疗坐骨神经痛中的神奇效果。那么,环跳穴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它对坐骨神经痛如此有效?
环跳穴:足少阳胆经的重要穴位
环跳穴是中医经络体系中的重要穴位,属于足少阳胆经,同时也是足少阳与足太阳两脉的交会之处。其名称寓意该穴能恢复下肢屈曲跳跃功能,“环”象征环绕或连环,“跳”则指跳跃动作。
环跳穴位于臀部,具体取穴方法为:侧卧屈股,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界处,即臀部正中央凹陷位置。
环跳穴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原理
坐骨神经痛是坐骨神经受损之后所产生的一种由坐骨神经通路延伸至其所分布区域疼痛的临床综合症,多表现为剧烈性疼痛和隐匿性疼痛相结合,有的还可伴有下腰椎的隐隐疼痛,给患者带来极度的不适感,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
环跳穴具有通经络、利腰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腰腿疾患,比如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等。其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原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络理论:环跳穴是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这两条经脉分别主骨所生病和主筋所生病,与人体运动功能密切相关。通过刺激环跳穴,可以调和经络气血,缓解疼痛。
现代医学解释:研究表明,针刺环跳穴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根水肿,改善神经传导功能,从而缓解坐骨神经痛。
临床研究证实疗效
一项发表于2014年的临床研究对比了环跳穴埋线结合针刺与单纯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效果。研究纳入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环跳穴埋线结合针刺,对照组仅采用针刺治疗。结果显示:
- 治疗1个疗程(2周)后,两组VAS疼痛评分、行为疼痛测定评分和McGill疼痛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治疗2个疗程(4周)后,埋线治疗组在所有疼痛评分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单纯针刺组,总有效率达82.22%,而对照组为68.89%。
这一研究结果充分证明了环跳穴在治疗坐骨神经痛中的临床价值。
自我保健方法
对于轻度坐骨神经痛患者,可以在家中尝试以下自我保健方法:
艾灸:当出现腰痛、下肢关节疼痛或乏力等症状时,可以通过艾灸环跳穴来缓解疼痛。一般选取悬灸的方式,点燃艾条一端放置于皮肤上方2-3厘米处,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以施灸处的皮肤感受温热而无灼痛为宜。尤其应当注意艾条的灰烬要及时去除,避免烫伤。
推拿:用大拇指的指腹稍用力按摩穴位,有酸痛感,用力按压时下肢还有酸麻感,每次按揉3-5分钟为宜。或者两手握拳,手心向内,两拳同时捶打两侧环跳穴各50下,以局部产生酸胀感为度。坚持每日按揉或捶打,可以改善下肢痿痹、坐骨神经疼痛等症状。
注意事项
- 对于急性期或疼痛剧烈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 自我保健方法仅适用于轻度或慢性期患者,且效果因人而异。
- 操作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损伤局部组织。
- 孕妇禁用针灸和艾灸疗法。
环跳穴作为治疗腰腿疾患的重要穴位,其在坐骨神经痛治疗中的价值已得到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的双重验证。无论是专业医师的针灸治疗,还是患者在家的自我保健,环跳穴都是值得信赖的选择。但需要提醒的是,任何自我治疗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勿盲目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