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1万人大数据揭示:排便频率与肠癌风险的惊人关联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51万人大数据揭示:排便频率与肠癌风险的惊人关联
引用
腾讯
等
5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01110A03SRN00
2.
https://rs.yiigle.com/cmaid/1128851
3.
https://html.rhhz.net/zhlxbx/20190403.htm
4.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1006195/
5.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667005423000017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最新数据显示,每天排便超过一次的人在随访前5年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显著升高。这一发现提醒我们重视异常增加的排便频率作为自我健康管理及早期筛查中的重要指标。
研究发现:异常排便频率与肠癌风险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hina Kadoorie Biobank,CKB)是一项覆盖510,134名成年人的大型研究,旨在探讨生活习惯与慢性病之间的关系。研究团队对参与者进行了平均9.9年的随访,期间共发现3,056例结直肠癌病例。
研究发现,与每天排便1次的人相比,每天排便超过1次的人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 总体风险增加24%(HR=1.24,95%CI:1.12~1.39)
- 结肠癌风险增加12%(HR=1.12,95%CI:0.95~1.31)
- 直肠癌风险增加37%(HR=1.37,95%CI:1.18~1.59)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风险在随访前5年内最为显著,结直肠癌风险高达59%(HR=1.59,95%CI:1.36~1.86)。这一发现提示我们,异常增加的排便频率可能是肠癌的早期预警信号。
如何正确理解排便频率的变化?
排便习惯因人而异,正常范围较广。一般来说,每天1次到每周3次都属于正常范围。关键在于观察是否有“突变”:
- 习惯每天1次的人突然变为每天多次
- 伴随腹泻、血便等其他症状
- 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
肠癌的其他预警信号
除了排便频率的改变,以下症状也需引起重视:
- 大便带血:肠癌出血通常为暗红色,与痔疮鲜红的出血不同。
- 大便变细:肠道受压迫可能导致大便形状变细。
- 持续腹痛:不明原因的持续性腹痛或肠鸣音增多。
- 贫血症状:长期消化道出血可导致贫血,表现为疲乏无力、面色苍白。
科学应对与预防建议
- 定期体检:特别是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进行大便隐血试验或结肠镜检查。
- 健康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
- 规律生活:保持适度运动,避免长时间久坐。
- 关注身体信号: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不要拖延。
排便习惯的改变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重要信号。通过科学观察和及时应对,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肠道健康,降低肠癌风险。记住,早期发现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热门推荐
乡村老鸭汤:岁月慢炖出的温情美味,探寻乡村饮食文化的醇厚篇章
延长性哀伤障碍:时间无法冲淡的悲痛,如何面对丧失与哀悼
大哥生日快乐!愿你天天开心,年年有余!
对心脏有益的两种保健品:鱼油和辅酶Q10
西安周末带娃去哪玩?几个宝藏地方值得去!0元浪一天,收获满满
走里弄小巷,观名人故居,小桥流水青石板路,游走在绍兴书圣故里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福建土楼博物馆:品读土楼文化
福建土楼那么多,为什么一定要去永定?
文化消费持续升温!“新中式”穿搭走俏春日
丹参保心茶的功效与注意事项,是否适合长期饮用?
股票的基础知识:如何掌握股票市场的基础知识?
上了年纪,体重维持在多少最合适呢?一文教你如何科学管理体重!
竹笋吃了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
竹笋虽美味,但这三类人不宜食用,五种食物不宜同食
丹参片不能与哪些药混合使用
夏季腹泻怎么办?这份"花式"腹泻应对指南请收好
秋冬打卡文山:普者黑、坝美村、老君山必拍景点推荐!
千年古村文山:海南的文化瑰宝
普者黑:从《爸爸去哪儿》到云南旅游新名片
龙岗踏青攻略:六大景点全攻略,尽享春日美好时光
春节看展|自然与艺术共生 超百万人共赏2024深圳湾公共艺术季之美
苏轼教你用古诗词庆祝大哥生日
正月初八大哥生日,这些祝福语让你秒变情感大师!
正月初八大哥生日:一场走心的惊喜派对策划
电力知识大揭秘:你真的了解你家的“度数”吗?
《义勇军进行曲》的故事:郭沫若曾想修改歌词,但周总理拒绝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创作背景与历史意义:揭秘《义勇军进行曲》背后的故事
滇池边上的生态游,你值得拥有!
昆明故城:穿越时空的历史文化之旅
冬日昆明一日游:红嘴鸥陪你玩转经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