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头盔来了!选购佩戴全攻略
新国标头盔来了!选购佩戴全攻略
2023年7月1日起,《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GB 811-2022)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这一新国标的出台,不仅填补了电动自行车头盔领域的标准空白,更为广大骑行者的安全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据统计,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超过3亿辆,电动自行车正成为百姓出行、商家配送的重要交通工具。在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死亡事故中,因颅脑损伤致死的比例将近80%。因此,佩戴安全头盔防止颅脑损伤对于降低电动自行车伤亡事故来说,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国标带来全方位升级
新国标在多个方面进行了重要修订:
适用范围扩大:首次将电动自行车乘员(包括驾驶人及乘坐人员)佩戴的头盔纳入标准,实现了摩托车头盔和电动自行车头盔的统一管理。
新增三项安全指标:
- 头盔护目镜耐磨性:规定落砂试验后护目镜受损程度不能影响正常使用,雾度值应不大于10%。
- 头盔表面凸起结构剪切力:确保在事故中不会因凸起物造成二次伤害。
- 头盔表面摩擦力:模拟事故中头盔与地面摩擦情况,要求摩擦力不能过大。
头型尺寸更贴合亚洲人:将头型由原来的四种修改为A、E、J、M、O五种,更符合亚洲人头型特征。
分类更明确:头盔按适用对象分为A类盔(适用于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和B类盔(仅适用于电动自行车);按形状分为全盔、3/4半盔和1/2半盔。
如何选购符合新国标的头盔?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头盔产品,消费者应该如何选购呢?专家建议采用“五步法”:
看标识:检查产品是否有规范的中文标识,包括厂名厂址、产品名称、执行标准(GB 811-2022)、合格标志等。注意区分A类盔和B类盔,选择适合自己的类型。
闻气味:选择无刺激性气味或气味较小的产品,避免使用劣质材料制成的头盔。
按压测试:用手按压头盔的发泡材料缓冲层,选择手感密实或有轻微反弹感的产品。
试戴:确保头盔与头部贴合舒适,佩戴装置稳固。如果配有护目镜,选择透光性更好的透明镜片。
询问专业人士:不确定时可向销售人员或专业人士咨询,了解产品性能和适用范围。
市场现状与消费提醒
目前市场上新旧国标产品并存,消费者选购时需谨慎。根据新国标规定,A类盔(摩托车头盔)有半年过渡期,而B类盔(电动自行车头盔)则不允许再销售旧国标产品。选购时要注意查看产品标识,避免购买不符合新标准的产品。
科学数据支撑安全选择
研究数据显示,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能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60%-70%。在选购时,建议选择经过3C认证的产品,价格过低的头盔往往质量难以保证。专家建议,头盔价格应在50元以上,过低的价格可能意味着产品达不到安全标准。
正确佩戴是关键
选购合适的头盔只是第一步,正确佩戴同样重要。头盔应水平佩戴,调节好束带,确保既舒适又牢固。发生碰撞后,即使外观无明显损伤,也应及时更换头盔。
新国标的实施为骑行安全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但安全最终还是要靠自己。选择符合新国标的产品,正确佩戴头盔,才能真正守护我们的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