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最低生活保障:如何避免“吃低保”的尴尬?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最低生活保障:如何避免“吃低保”的尴尬?

引用
12
来源
1.
https://www.gov.cn/zhengce/2022-11/09/content_5725540.htm
2.
http://www.wanan.gov.cn/xxgk-show-10231663.html
3.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8/content_6901018.htm
4.
http://www.zhangdian.gov.cn/gongkai/site_zdqmzj/channel_638d66bfb8c58574ff69a4bd/doc_638d9c833ffdee122a541657.html
5.
https://www.cdpf.org.cn/zwgk/zcwj/zcjd/8ea1a2531c0446948f4ee0d4daadc79f.htm
6.
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2/content_2238961.htm
7.
https://mzt.jiangsu.gov.cn/art/2022/3/25/art_78589_10444745.html
8.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1/content_6928819.htm
9.
https://qyp.nc.gov.cn/qypqrmzf/jzhshfl/201911/297021e24d41401e8e3fed45f2966d97.shtml
10.
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0/content_5551811.htm
11.
https://zgwg.gov.cn/contents/59815/665391.html
12.
http://jiximashan.gov.cn/msq/b2181c99f0ac4f618f4869a73ef115e0/202408/c06_304338.shtml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困难群体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01

低保政策实施中的问题

标准偏低,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各地低保标准虽然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定期调整,但总体而言,低保标准仍然偏低,难以满足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例如,某地城市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600元,农村低保标准仅为每人每月400元。对于一个三口之家来说,每月领取的低保金仅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难以支付医疗、教育等额外开支。

救助范围狭窄,部分困难群体被排除在外

目前的低保政策主要关注收入型贫困家庭,而对于支出型贫困家庭的救助力度不足。许多家庭虽然收入略高于低保标准,但由于疾病、残疾、教育等刚性支出较大,实际生活状况仍然十分困难。这些家庭往往被称为“边缘户”,他们既不符合低保条件,又难以通过自身努力摆脱困境。

对象认定不够精准,存在“应保未保”现象

低保对象的认定需要同时满足户籍状况、家庭收入、家庭财产等条件,程序较为复杂。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由于不了解政策或申请流程繁琐而未能及时获得救助。同时,也存在部分不符合条件的人通过各种手段骗取低保金的现象,导致有限的救助资源未能真正惠及最需要的人群。

02

改进措施

提高低保标准,确保基本生活需求

各地应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提高低保标准,确保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建立低保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当物价涨幅超过一定水平时,自动调整低保标准,保障困难群体的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扩大救助范围,关注支出型贫困家庭

在继续做好收入型贫困家庭救助工作的同时,加大对支出型贫困家庭的救助力度。对于因疾病、残疾、教育等刚性支出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即使其收入略高于低保标准,也应纳入救助范围。可以考虑设立专项救助基金,为这些家庭提供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专项救助。

优化认定机制,提高精准度

简化低保申请流程,减少不必要的证明材料,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更容易获得救助。同时,加强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设,提高对象认定的精准度。对于骗取低保金的行为,要加大惩处力度,维护救助资源的公平分配。

加强政策衔接,形成救助合力

低保政策需要与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有效衔接,形成合力。例如,与扶贫开发政策、残疾人保障政策、医疗救助政策等相互配合,确保困难群众得到全面救助。同时,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救助因各种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群众,防止返贫和致贫。

03

专家观点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教授指出,当前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救助标准偏低、救助范围偏窄、救助方式单一等。他建议,要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救助标准,扩大救助范围,丰富救助方式,同时加强与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的衔接,形成救助合力。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杨立雄认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该从“收入型贫困”向“支出型贫困”转变,关注那些因疾病、教育等刚性支出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同时,要建立更加精准的救助对象识别机制,确保救助资源真正惠及最需要的人群。

04

结语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制度安排。面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提高救助标准,扩大救助范围,优化认定机制,加强政策衔接,让低保制度真正成为困难群众的“兜底网”和“救急难”的重要保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