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话健康——蜜煎导(古人的开塞露)
中医话健康——蜜煎导(古人的开塞露)
《神农本草经》载:蜂蜜,味甘,平。主心腹邪气,诸惊痫痉,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
蜂蜜,蜜蜂取百花之精华酿制而成,味道甘甜可口,内服其补益之力可知,是美容养颜不可或缺的天然滋补品。(常见的蜂蜜种类有两种,椴树蜜和百花蜜,椴树蜜口感更佳,而药用价值,当属百花蜜更优。)
古人以蜜和丸药内服,有健脾补中益气,缓和药性,缓急止痛,安调五脏等功效。
今天聊一下蜂蜜在《伤寒论》中的另一个特殊用法:
《伤寒论》第233条: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
蜜煎导制作和用法:
食蜜 七合
上一味,于铜器内,微火煎,当须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着,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硬。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
通过《伤寒论》原文的描述,是否感觉很熟悉?像极了现代医学在治疗便秘时常使用的一种外用药——开塞露。
在各个医院中,开塞露灌肠几乎成为了治疗便秘的统一治法,开塞露通便真的快吗?
答案是很快。
开塞露的主要成分是甘油,其润肠作用可快速解决当下症状。但其也具有强吸水性,依赖开塞露排便,久而久之肠道会变得更干燥,进而加重便秘。
当下的症状解决,不代表便秘得到治疗,中医认为,便秘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肠燥津亏或者脾虚胃肠运化无力,因此对应的有许多方药可用。如在临床中虚证常用补中益气汤、黄芪汤、增液汤等,实证的承气汤、大柴胡汤之类。
当然还有外用法,即蜜煎导,其用于津液内竭,不可攻下的便秘。同样是外用之法,蜂蜜滋润,入谷道后,逐渐融化被大肠吸收,能够补充大肠的津液,又能润滑谷道。既达到了通便的作用,又避免了津液再次被伤。
仲景先师用蜜煎导治疗的是虚人便秘,津液内竭之人,不堪攻下者,以此润之,待津液自还,自欲大便。
推之,今老、弱及虚人便秘,不堪攻泻者,均可考虑应用,特别是妇人妊娠,不可轻意服药者尤宜,其作用不逊于开塞露,或效果更优。
案例:
女患,年20余,孕7个月左右,便秘严重,辗转上下级多家医院治疗,在兄弟医院住院治疗期间,经灌肠、口服乳果糖效果不佳,来电求诊。
刻下:灌肠、口服甘油果糖后未解大便,且服乳果糖后出现腹痛。
思其处于孕期,需气血津液濡养胎儿,津液消耗大,其便秘属肠燥津亏兼气虚无疑。
嘱其爱人立即制作蜜煎导,纳谷道中,不多时,大便得解,患者转安。后以补中益气汤合增液汤加减,调之而愈。
蜜煎导的应用非常安全,并且有效,对比长期使用开塞露或者口服通便药的患者而言,不妨尝试一下外用蜜煎导。
当然,便秘的原因很多,蜜煎导不是唯一治法,当“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