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深改19条”:中小企业发展的新机遇
北交所“深改19条”:中小企业发展的新机遇
9月初,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推出19项改革措施(简称“深改19条”),为北交所带来重大利好。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重要平台,北交所此次改革不仅优化了市场机制,更为中小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改革直击痛点,为中小企业量身打造
“深改19条”聚焦中小企业融资难、流动性不足等核心问题,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
在发行上市方面,改革取消了进入创新层的1000万元融资门槛限制,优化了“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执行标准,这大大降低了企业上市的时间成本。同时,对于已经具备上市条件的优质中小企业,允许其直接在北交所首发上市,不再强制要求必须先在新三板挂牌一年。
在改善市场流动性方面,北交所降低了投资者门槛,取消了50万元资金门槛要求,与科创板保持一致。同时,通过扩大做市商队伍、优化交易机制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市场活跃度。
市场反响热烈,改革效果初显
政策出台后,北交所市场迅速作出积极反应。数据显示,改革首周(9月4日至9月8日),北证50指数累计上涨1.81%,全周成交99.28亿元,日均换手率达1.42%。截至9月15日,开通北交所权限账户数达587.9938万户,其中9月11日至9月15日一周新增76085户。
企业层面,已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普遍对改革持积极态度。中纺标总经理李斌表示,作为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下属企业在北交所上市的公司,借助北交所制度优势,募集企业发展资金,践行国家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了北交所在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方面的核心能力。拟上市公司广厦环能董事长韩军透露,从5月24日北交所上市申请获受理到8月18日顺利过会,仅用时86天,成为截至当天年内北交所从受理到过会用时最短企业。
机构投资者也纷纷加大布局力度。中信建投证券将北交所业务纳入投行委股权线常规业务品种,银河证券表示将提高执业质量,完善考核制度,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精准投融资专业服务。华夏基金、中金公司等机构也表示将积极开发相关产品,加大北交所投资力度。
未来可期:打造服务中小企业主阵地
“深改19条”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政策调整,更是北交所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通过优化上市标准、改善市场流动性、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等措施,北交所正在加速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市场环境。
对中小企业而言,这意味着更多的融资机会、更高的市场认可度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改革措施的逐步落地,北交所有望真正成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助推器”,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