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威纳犬伤人事件引热议:宠物管理亟待加强
罗威纳犬伤人事件引热议:宠物管理亟待加强
2023年10月16日早上8时许,四川成都崇州市羊马街道恒大西辰绿洲小区内发生了一起令人揪心的事件:一名2岁女童被两只未拴绳的大型犬只攻击,造成全身多处受伤,其中右肾挫裂伤、右侧肋骨骨折,伤情严重。事发后,女童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后转至华西医院进一步治疗,目前仍在重症监护室,所幸生命体征已趋于平稳。
经调查,涉事犬只为一黑一白两只大型犬,其中黑色罗威纳犬为伤人主凶。10月17日下午,四川崇州联合工作组通报了事件的最新进展:黑色罗威纳犬主人唐某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这起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不仅让人们愤慨于恶犬主人的疏忽,更引发了对当前宠物管理制度的深刻反思。近年来,随着养宠人数的不断增加,宠物伤人事件屡见不鲜,如何加强宠物管理,保障公共安全,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这意味着,在大多数情况下,宠物伤人事件的责任将由宠物主人承担。
北京王玉梅律师事务所律师谭思聪指出,如果宠物主人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未按规定牵绳、未给犬只佩戴嘴套等,一旦发生伤人事件,宠物主人将无法免责。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如造成他人重伤或死亡,宠物主人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根据伤害程度不同,可能涉及过失致人重伤罪或过失致人死亡罪,最高可判处7年有期徒刑。
这起事件也暴露了当前宠物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虽然许多城市都出台了养犬管理条例,但实际执行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以北京为例,虽然规定公园、学校、公共绿地等区域禁止遛狗,但仍有不少养犬人无视规定,随意带犬出入公共场所。而在一些小区内,遛狗不拴绳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相比之下,一些发达国家在宠物管理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美国几乎每个州都有详细的养犬法规,从宠物登记、疫苗接种到日常管理都有明确要求。例如,美国动物保护协会要求狗的主人定期为狗注射狂犬疫苗,并视情况为家庭成员接种疫苗。在公共场所,狗必须时刻佩戴约束皮带和防止咬人的口套,否则主人将面临法律责任。
泰国则由地方政府负责确立并督促实施宠物的登记注册、收费、处罚等具体实施条例,实施初期以最常见、作为宠物被饲养最多的猫狗为主。宠物主不得虐待、随意遗弃动物,不得放任宠物对他人、在公共场合造成困扰/破坏,应主动配合地方政府按规定为宠物登记 注册。初步设定的收费有:登记申请费 50 泰铢(约 10 元 RMB)、 宠物户口册 100 泰铢(约 20 元 RMB)、宠物标记费 300 泰铢(约 60 元 RMB)/只,若草案正式生效后宠物主不按规定实施,地方政府有 权对宠物主进行最高 25000 泰铢(约 5000 元 RMB)的处罚。
这起事件也引发了公众对宠物管理的热烈讨论。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上,许多网友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有网友建议,应该加强对烈性犬的管理和禁养规定,避免这类危险犬种进入社区。还有网友提出,应该完善宠物登记制度,确保每只宠物都能追溯到其主人,以便在发生问题时能够及时追责。
面对频发的宠物伤人事件,加强宠物管理已刻不容缓。这不仅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更需要加强执法力度,确保各项规定得到有效执行。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宠物主人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法律意识,让他们明白养宠物不仅仅是个人爱好,更是一种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此外,社区和物业也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管理责任,加强对小区内宠物活动的监管,及时制止不文明养宠行为。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创造一个人宠和谐共处的美好环境,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