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高发!儿科医生教你正确物理降温
冬季高发!儿科医生教你正确物理降温
冬季是儿童发烧的高发季节,很多家长在孩子发烧时会采取各种物理降温的方法。然而,不是所有的方法都科学有效。下面,我们就请儿科专家来讲解一下正确的物理降温方式。
科学的物理降温方法
- 适当减少衣物和被子
孩子发烧时,不要盲目增加衣物,反而应该适当减少。这是因为发烧时身体会通过皮肤散热来降低体温,过多的衣物会影响散热效果。但也要注意不要让孩子着凉,应该根据孩子的体温和舒适度来调整衣物的厚度。
- 调节室内温度
保持室内温度在21℃-24℃之间,既不过热也不过冷。同时要保持空气流通,但要避免让孩子直接吹风。
- 补充水分
发烧时孩子容易脱水,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可以给孩子喝温开水、电解质水或者一些清淡的汤水。如果孩子不愿意喝水,可以尝试用勺子或小杯子少量多次地喂水。
- 温水擦浴
温水擦浴是一种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 准备34-36度的温水(用手腕内侧试温,感觉温热即可)
- 脱去孩子的衣物,只留内衣
- 用浸湿的毛巾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窝、四肢和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
- 擦拭时要边擦边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 擦拭后及时用干毛巾擦干皮肤,避免着凉
- 使用退热贴
退热贴可以贴在孩子的额头或颈部,通过凝胶中的水分蒸发来带走热量,达到降温效果。但要注意观察孩子是否对退热贴过敏,如果发现皮肤红疹应立即停止使用。
需要避免的错误做法
- 不要用酒精擦拭
酒精可以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对婴幼儿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此外,酒精挥发会带走大量热量,可能导致孩子体温骤降,引起寒战或抽搐。
- 不要给孩子捂汗
有些家长认为发烧时要多穿衣服多盖被子“捂汗”,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小婴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过度捂汗可能导致体温持续升高,甚至引发“捂热综合征”,有生命危险。
- 不要过度依赖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只能暂时降低体温,不能治疗发热的根本原因。如果孩子体温持续在38.5℃以上,或者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其他注意事项
- 观察精神状态
不要单纯依靠体温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有些孩子虽然体温不高,但精神状态差,也需要及时就医。如果孩子高烧不退,或出现抽搐、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 合理饮食
发烧时孩子的胃肠道功能会减弱,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避免油腻、辛辣、生冷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 保持良好的作息
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有助于孩子恢复。发烧时孩子可能会感到不适,家长要耐心安抚,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最后要提醒家长的是,物理降温只是缓解症状的方法之一,不能替代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如果孩子发烧持续不退或症状加重,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