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降级下的旅游新趋势:从错峰游到非遗体验
消费降级下的旅游新趋势:从错峰游到非遗体验
春节假期结束后,旅游市场迎来了一波降价潮。杭州的鲁小姐一家通过错峰出游,仅机票一项就节省了7000元。从深圳出发的机票价格更是低至200元起,热门目的地如上海、成都、昆明等地的机票价格均大幅跳水。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旅游消费降级的大趋势。
价格敏感度提升:游客更精打细算
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3年职场人消费趋势报告》,85%的职场人有旅游打算,但预算普遍在2000元以内。在目的地选择上,42%的职场人倾向于周边游,30.6%选择公园游玩,25.8%选择附近景点。这种消费行为的变化,反映了游客对价格的敏感度显著提升。
新玩法兴起:从“特种兵”到Citywalk
在消费降级的背景下,一些新的旅游方式应运而生。特种兵旅游以其高效、低成本的特点受到年轻人追捧。这种旅游方式强调在短时间内打卡多个景点,以最低成本获得最大化的旅游体验。而Citywalk则是一种更文艺的“街溜子”方式,游客通过漫步城市街头,感受当地生活气息,既节省开支,又能获得独特体验。
旅游企业如何应对?
面对消费降级的挑战,旅游企业纷纷调整策略。一方面,通过推出错峰游产品、特价机票等方式吸引游客;另一方面,创新旅游产品,如非遗体验、主题游等,以满足游客对性价比和体验的双重需求。例如,山东青岛的萝卜元宵糖球会,通过非遗展示吸引大量游客;福建厦门等地的“多功能包车游”则结合了灵活度和体验感,受到家庭游客的青睐。
未来展望:消费分级将成为常态
专家指出,当前旅游消费呈现出明显的分级特征。一部分游客追求经济实惠,而另一部分游客则愿意为高品质体验买单。这种分级趋势在未来将成为常态。旅游企业需要在性价比和品质之间找到平衡点,通过创新产品和优化服务,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消费降级并不意味着旅游市场的衰退,而是促使行业更加注重产品创新和服务质量。对于游客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通过错峰出游、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既能节省开支,又能享受到优质的旅游体验。而对于旅游企业来说,这是一次转型升级的机遇,只有不断创新和优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