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抽筋一定是缺钙吗?
【健康科普】抽筋一定是缺钙吗?
抽筋即肌肉痉挛,是肌肉突然不自主紧缩,引起疼痛的症状,全身肌肉都可以发生。
引起肌肉痉挛的原因有哪些?
电解质失衡
我们体内的钾、钙、钠、镁等电解质必须保持一定比例,神经和肌肉才能正常运作。其中,钙离子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血钙浓度低了,就容易导致肌肉兴奋性增高,稍有刺激就会引起肌肉痉挛。
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当维生素D摄入不足,正常饮食不能满足人体对钙的需求,易出现肌肉痉挛,多见于孕妇、绝经后女性、老年人。运动后大量出汗,钙、钠、镁等电解质大量流失,如果不能及时补充电解质,也容易因电解质失衡而抽筋。
运动过量及寒冷刺激
剧烈运动出现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骨骼肌负担加重,肌肉疲劳、乳酸堆积等因素导致局部肌肉纤维过度收缩,从而引发肌肉痉挛。
寒冷刺激多见于冬季运动、在水温过低的水中游泳、夏季睡觉时吹冷风,夜间腿部着凉等原因,肌肉在寒冷的刺激下强烈收缩引起痉挛。
血液循环受阻
睡觉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会导致静脉回流受阻,也会刺激肌肉引起抽筋。
其他疾病继发肌肉痉挛
如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下肢长时间处于固定位置,脊神经根受压和脊神经根内血流量下降,发生下肢抽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局部肌肉不能得到血液滋养,同时积累的代谢产物也不易排出,在化学物质刺激下易诱发肌肉痉挛。
如何预防?
合理膳食
日常饮食可多食用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绿叶蔬菜、芝麻酱、海带、豆腐等。必要时应到正规医院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正确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
驱寒保暖
睡前温水足浴,对小腿肌肉进行按摩,做些下肢的拉伸动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睡觉时注意保暖,穿宽松的衣服,被褥包裹下肢时不要太紧,防止肌肉因长时间紧张诱发痉挛。
适度锻炼
在运动之前需充分热身;在寒冷的环境下运动时,一定要注意保暖;运动过程中,适当控制运动时长,注意补充水分;运动结束后,要对肌肉进行充分的拉伸。
注意睡姿
尽量不要长时间仰卧或俯卧,可以避免小腿肌肉长时间放松导致肌肉挛缩。
如果您已经做到了上述的预防措施,仍抽筋频繁,且疼痛难忍,不能单纯的补钙,建议去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