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后钢铁行业复工会带来哪些影响?
元宵节后钢铁行业复工会带来哪些影响?
元宵节过后,钢铁行业上下游产业链逐渐恢复生产。根据卓创资讯调研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停工的企业陆续在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二恢复,而下游工地开工不足10%。预计到2月底需求将复苏到偏正常水平,短期内供需不匹配可能导致价格弱势震荡。随着3月中旬终端企业的全面恢复,市场行情有望迎来反弹。你认为这种情况下,钢铁价格会如何波动呢?
钢铁行业复工情况
春节前后,钢铁行业的生产活动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春节期间,长流程产品企业(生铁、板材)开工率维持在80%-95%的正常水平,而调坯企业和短流程产品企业(部分型钢、带钢、涂镀、螺纹钢和焊管)则选择停产。
多数焊管和涂镀企业于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二期间恢复生产,而调坯型钢、带钢和焊管等企业则计划在元宵节后到2月下旬陆续恢复正常生产水平。这种分阶段的复工安排,反映了钢铁行业不同企业类型对市场需求的差异化响应。
复工对钢铁价格的影响
钢铁行业的复工进程对市场价格产生了显著影响。节后钢材产品价格呈现涨跌不一的态势,整体表现为震荡调整。其中,钢坯和板材品目节前受期货带动价格上涨,但节后因需求恢复缓慢,价格出现高位回落。相比之下,型管、螺纹、不锈钢和工业线材等品目在成品整体高企的背景下,节后价格小幅补涨。
从调整幅度来看,除铁矿石外,其他品种节后价格调整幅度均在1%以内。铁矿石节后在铁水产量回升和本身供应压力不大的背景下,价格涨幅较明显,较节前涨幅达到1.89%。
节后钢材企业库存普遍增加,其中螺纹钢、结构钢、工业线材企业库存增幅最为显著,较节前库存增幅达到45%-76%。这主要是因为春节期间这部分企业生产维持正常,而终端需求尚未恢复,导致企业库存增加较多。
与去年同期相比,钢厂废钢铁库存明显偏低,据了解主要是钢厂对后期信心不足,因此对原料储货意愿下降。市场库存方面,节后钢材品种市场库存呈现季节性增加,较节前增幅4.02%-50%。库存较去年同期相比,钢坯、带钢、中厚板、冷轧板卷等产品较去年同期偏高,较去年高20万-44万吨。而螺纹钢和热卷等品目库存较去年低60万-137万吨左右,主要是节前价格拉高,市场对节后信心不足,贸易商冬储储量下滑。
综合来看,元宵节后钢材供应将陆续恢复至正常水平。而终端需求预估在3月月初才能陆续恢复至正常开工水平。短期供应恢复进度快于需求恢复,供需不匹配对价格支撑不足。但从成本来看,成本高企对价格仍有一定支撑。短期行情或弱势震荡调整。2月下旬随着需求的逐步复苏,行情有一定的上涨预期。
钢铁行业整体形势与展望
2024年,钢铁行业面临供需两弱的格局,钢企盈利情况明显分化,对外部融资依赖度升高。尽管资金面相对宽松,但行业景气度复苏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特别是产品结构一般、成本控制能力弱、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或在建拟建项目投资规模大的钢企,面临的流动性压力或将进一步加大。
从数据来看,2024年上半年,钢铁行业主要下游消费领域需求整体处于“弱复苏”状态,钢材价格进一步下跌,行业供需两端所承受的压力未减。样本企业营业总收入及营业成本分别同比下降5.85%和5.70%,毛利率延续下滑态势,平均毛利率水平较上年同期下降0.71个百分点。
尽管面临压力,部分企业依靠产品高端化优势和成本控制优势保持盈利。例如,宝钢股份依靠显著的产品优势和成本控制,保持了盈利状态。而拥有控股或参股矿山,或布局其他优质非钢产业的企业,如包钢股份、攀钢集团等,通过业务结构多元化弥补了钢铁板块的亏损。
从财务数据来看,样本企业净利润同比减少约32%,行业内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上升。同时,样本企业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比下滑10.74%,但多数企业仍保持较好的经营性净流入水平,为正常经营及债务到期偿还提供一定支撑。
投融资活动方面,由于产能搬迁接近尾声,钢企普遍选择缩减投资支出。尽管如此,2024年上半年样本企业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规模仍同比增长,显示出钢企对外部融资的需求回升。
结论是,2024年钢铁行业面临供需两弱的格局,财务表现进一步弱化,但高端产品占比高、拥有资源和区位优势的企业降幅相对小,抵抗周期性波动的能力更优。未来,行业景气度复苏程度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需重点关注可能面临的外部融资波动及流动性冲击风险。
未来展望
展望2025年,在钢材整体需求未有增量,产能过剩问题依旧突出,钢铁行业供需格局亟待改善。房地产投资持续下滑,虽然稳地产政策力度空前,但市场修复“回稳”尚需时日。特朗普的强势回归,对钢材出口影响几何?西芒杜铁矿预期2025年投产,对铁矿供给是否有较大增长?双焦原料价格中枢价格如何演绎?产能利用率和吨钢盈利情况会咋样?带着诸多问题,我们一起进入2025年国内钢材市场形势探讨。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坚持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2024年前三季度GDP累计增长4.8%,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要实现全年的增长目标比较艰巨,需要依靠增量政策缓解压力。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5年经济工作作出部署,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2024年钢价整体呈现震荡下移,按季度来看,第一个季度1-3月份,年初至春节前后,贸易商休市歇业,钢市有价无市。元宵节后,终端需求启动迟缓,地方化债财政吃紧,盘面空头势力强劲,期现同频震荡下行。第二季度4-6月份,受宏观政策加码托底,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超百城下调房贷利率,部分钢企实施减产措施,现货报价止跌上涨,但6月份全国进入汛期,基本面供强需弱,各地钢价止涨回跌。第三季度,梅雨结束高温无缝衔接,终端户外施工受限,旧标螺纹跌价抛售,螺纹钢价快速下跌,8月中旬钢价跌出年内新低。市场在9月份低产量、低库存背景下,盘面多头势力加持下,钢价震荡上涨运行。第四季度是10-12月份,受宏观利好政策“多箭齐发”,降息、降准、降存量房贷利率,增发国债、地方债等,钢价迅速大幅反弹,随后受盘螺两次砸盘,市场情绪恐慌,拖累钢价接连下行。12月中下旬,北方需求逐步萎缩,钢企减产检修范围扩大,基本面供需双弱格局,市场操作谨慎,冬储情节远逊往年,钢价窄幅震荡调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1月份,我国粗钢产量7840万吨,同比增长2.5%;11月份全国粗钢日均产量261.3万吨,环比下降1.1%;1-11月,我国粗钢产量92919万吨,同比下降2.7%。11月份,我国生铁产量6748万吨,同比增长3.9%;11月份生铁日均产量224.9万吨,环比下降0.8%;1-11月,我国生铁产量78277万吨,同比下降3.5%。11月份,我国钢材产量11881万吨,同比增长5.1%;11月份钢材日均产量396.0万吨,环比上升2.8%;1-11月,我国钢材产量128304万吨,同比增长0.9%。
截止2024年12月26日,全国主要样本城市螺纹钢累计库存281.39万吨,周环比下降4.72万吨;线材累计库存45.31万吨,周环比增加1.49万吨;五大钢材品种累计库存767.98万吨,周环比下降9.34万吨。
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11月中国出口钢材927.8万吨,较上月减少190.4万吨,环比下降17%;1-11月累计出口钢材10115.2万吨,同比增长22.6%。分品种看,年内板材出口增长显著,前三季度,中厚宽钢带(38.8%)、热轧薄宽钢带(40%)、镀锌板(16.4%)、焊接钢管(15.1%)同比增幅居前,贡献了钢材出口的主要增量。具体分析来看,2024年全球制造业指数稳中回升,钢材外需景气度有所恢复,叠加人民币汇率偏弱,以及国内外价差优势,国内钢企出口订单指数大幅回升,钢材出口竞争力较强,赢得了大量海外出口订单,预计2024年·全年钢材出口量有望达到1.1亿吨左右,纵观历史出口数据来看,2015年钢材出口11239万吨处于历史最高,2016年钢材出口10849万吨历史次之,而2024年钢材出口量或将超越2016年,略低于2015年,可能位居历史次高水平。
2024年11月中国进口钢材47.3万吨,较上月减少6.3万吨,环比下降11.8%;1-11月累计进口钢材619.4万吨,同比下降11.3%。今年钢材进口量继续下降,创下有数据跟踪2001年以来进口量最低值。钢材进口主要包括热卷、中厚板、管材等钢铁产品,多以附加值较高的品种为主。其中,中厚板、管材主要来自日本新日铁;热轧板卷主要来自韩国Posco及中国台湾中钢集团。
从下游需求来看,除房地产外,基建、汽车、造船、家电、出口等领域均呈现同比增长态势。汽车方面,2024年1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43.7万辆和331.6万辆,1 - 11月分别完成2790.3万辆和27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和3.7%。造船方面,2024年1-11月全球船厂共交付新船2672艘,共计82,837,653载重吨。与2023年同期的全球新船交付订单2400艘,共计82,080,257载重吨相比较,数量同比上升11.33%,载重吨同比上升0.92%。水利方面,2024年1-11月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0938亿元,同比增长8.5%,提前一个月实现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万亿元以上的年度目标任务,超过去年水平,再创新的历史纪录。家电方面,2024年1-11月,空调产量24237.4万台,同比增长9.4%;冰箱产量9588.5万台,同比增长8.1%;洗衣机产量10458.2万台,同比增长6.3%;彩电产量产量18576.4万台,同比增长3.6%。铁路方面,2024年1-11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17亿元、同比增长11.1%,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建设高质量推进,较好地发挥了铁路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有效带动作用。出口方面,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出口钢材927.8万吨,同比增长15.9%,增幅较上月下降24.9个百分点;1-11月,我国出口钢材10115.2万吨,同比增长22.6%。
综合来看,元宵节后钢材供应将陆续恢复至正常水平。而终端需求预估在3月月初才能陆续恢复至正常开工水平。短期供应恢复进度快于需求恢复,供需不匹配对价格支撑不足。但从成本来看,成本高企对价格仍有一定支撑。短期行情或弱势震荡调整。2月下旬随着需求的逐步复苏,行情有一定的上涨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