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山西十大名胜古迹:自然与人文的交响乐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山西十大名胜古迹:自然与人文的交响乐章

引用
澎湃
21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828519
2.
https://www.sohu.com/a/756127083_121865812
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5346054503143209&wfr=spider&for=pc&searchword=%E5%B1%B1%E8%A5%BF%E5%8D%81%E5%A4%A7%E5%90%8D%E8%83%9C%E5%8F%A4%E8%BF%B9
4.
https://www.sohu.com/a/845461423_121873745
5.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2%AC%E7%A9%BA%E5%AF%BA/1132
6.
https://www.sohu.com/a/673798601_100248844
7.
https://www.amazon.com/%E4%BA%94%E5%8F%B0%E5%B1%B1%E4%BD%9B%E6%95%99%E6%96%87%E5%8C%96-%E5%91%A8%E7%A5%9D%E8%8B%B1/dp/7518806584
8.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BB%84%E6%B2%B3%E5%A3%B6%E5%8F%A3%E7%80%91%E5%B8%83%E6%97%85%E6%B8%B8%E5%8C%BA/64443657
9.
https://www.sohu.com/a/672185963_697699
10.
http://www.hunyuan.gov.cn/hyxrmzfz/sqgllssy/202307/c225082439fa4738b9b0d9e645b96483.shtml
11.
http://www.yingxian.gov.cn/zjyx/yxmt/201912/t20191220_306071.html
12.
http://wts.sxxz.gov.cn/zjxfq/lsyg/201710/t20171020_244183.html
1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3%B6%E5%8F%A3%E7%80%91%E5%B8%83
1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9%8B%E7%A5%A0
1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112/20/78641785_1110862113.shtml
16.
http://www.gtkjgh.org.cn/zhongcheng/news/show/id/17152.html
1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7%89%E7%B8%A3%E6%9C%A8%E5%A1%94
18.
http://www.sulandscape.com/?p=1058
19.
http://wts.sxxz.gov.cn/zjxfq/lsyg/201704/t20170415_244171.html
20.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11/06/30493131_1136251517.shtml
21.
https://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718/c419392-31788340.html

山西,这片承载着五千年文明的土地,孕育了无数令人惊叹的名胜古迹。从悬崖峭壁上的悬空寺到世界最高的应县木塔,从云冈石窟的佛教艺术到五台山的梵宫琳宇,从壶口瀑布的自然奇观到晋祠的皇家园林,每一处景点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匠心。

01

悬空寺:悬崖上的建筑奇迹

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脚下,始建于北魏后期(公元471-523年),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这座被誉为“天下第一胜景”的寺庙,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选址闻名于世。整个寺院依山而建,悬挂在悬崖峭壁之上,占地面积152.5平方米,实际建筑600多平方米,建有大小房屋40间、17处殿阁。

悬空寺的建筑布局巧妙,分为寺院、南北二楼三部分,共有楼阁殿宇40间,包括11个佛教殿堂、5个道教宫观、1处三教合一殿。南北各有一座三檐歇山顶,危楼耸起、对峙而立,从低向高、三层叠起;六座殿阁,相互交叉,飞起栈道相连,高低相错,用木制楼梯相沟通,曲折迂回、参差有致、高下错落、虚实相交,构思布局妙不可言。寺内塑像颇多,有各种铜铸、铁铸、泥塑、石雕像80尊,雷音殿内的释迦、天女等塑像,形体丰满、神态感人;最高层的三教殿内,释迦牟尼、老子、孔子的塑像共居一室,其独特的“三教合一”文化是博大精深恒山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悬空寺以建筑设计及选址的“奇特”、建筑结构的“惊险”和整体造型的“俏巧”闻名于世,其建筑上不在巅,下不在麓,依势就形巧俏幽伏于峭壁上,既像玲珑剔透的绝美浮雕,又如凌空欲飞之仙界琼阁,体现着东方独特的文化神韵和建筑风格,是华夏古老文明和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是集力学、美学、建筑学、宗教学、历史学等诸多成就为一体的中国古建筑精华,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游览观光价值。

02

应县木塔:千年不倒的建筑传奇

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建于公元1056年(辽清宁二年,即北宋至和三年),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总重量约为7400多吨,被誉为“天下第一木塔”。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

木塔主体使用材料为华北落叶松,斗拱使用榆木。木料用量多达上万立方米。整个建筑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又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正方形,上层为八角形。塔身呈现八角形,外观五层六檐,实为明五暗四九层塔。塔刹由基座、仰莲、相轮、圆光、仰目、宝盖、宝珠组成,制作巧妙与塔身融为一体。全塔上下有59种不同形式、成百上千朵斗拱(斗拱既可以替立柱分担重量,又能对外来的力量起到缓冲、分散的作用),犹如朵朵盛开的莲花装点于塔身各处,种类之多国内罕见,有“斗拱博物馆”之称。古籍上誉其为“远看擎天柱,近似百尺莲”。从结构上讲,应县木塔的设计更为巧妙,全塔上下没有用一颗铁钉,全靠木构件互相卯榫咬合而成。 

木塔塔身内外悬挂52块牌匾和6副楹联,其中“峻极神工”为明成祖朱棣亲笔所书;“天下奇观”为明武宗朱厚照所书。1966年、1974年木塔先后现世的两枚佛牙舍利,据考证是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应县木塔堪称世界古建筑的典范,佛教文化的中心和圣地。

03

云冈石窟: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始建于公元460年,历经近50年的雕刻,形成了今天的规模。石窟中的佛像、菩萨像、罗汉像等,以其精美的线条、生动的形象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北魏时期佛教艺术的高度成就。这种艺术风格不仅在中国独树一帜,而且对东亚地区的佛教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云冈石窟的艺术价值还体现在其丰富的历史信息上。石窟中的佛像、壁画和题记,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关于北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信息。石窟中的“皇帝礼佛图”描绘了北魏皇帝拓跋焘在位期间的佛教活动,反映了当时皇室对佛教的推崇和支持;石窟中的“供养人像”则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等级和阶级关系;石窟中的“题记”则是研究北魏文字学、语言学、历史学的重要资料。

云冈石窟的雕刻工艺复杂而精细,包括石雕、泥塑、彩绘等多种技法。石雕是最主要的技法,包括浮雕、圆雕、高浮雕等多种形式。这些雕刻技艺不仅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而且为中国的雕刻艺术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云冈石窟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的瑰宝”,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个被列入该名录的文化遗产。

04

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圣地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以浓郁的佛教文化闻名海内外。五台山保存有东亚乃至世界现存最庞大的佛教古建筑群,五台山由五座台顶组成,珠联璧合地将自然地貌和佛教文化融为一体,典型地将对佛的崇信凝结在对自然山体的崇拜之中,完美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成为持续1600余年的佛教文殊信仰中心——一种独特而富有生命力的组合型文化景观。

五台山的建寺历史可追溯至东汉永平年间,历经北魏、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修建,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寺庙群。据统计,唐代五台山寺院多达360多处,明代重建和新建寺庙院庵百余处。五台山不仅是汉地佛教的重要道场,也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圣地,体现了汉藏佛教文化的和谐共融。

五台山的佛教文化不仅体现在建筑和雕塑上,还体现在丰富的历史文献和文化遗产中。历代帝王的朝拜、高僧的懿行、佛教经典的传承,共同塑造了五台山独特的文化内涵。2009年6月26日,五台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8个世界遗产,第二个世界文化景观。

05

壶口瀑布:黄河上的自然奇观

壶口瀑布,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吉县西部南村坡下,是黄河中游流经晋陕大峡谷时形成的一个天然瀑布。东为吕梁山脉南端的火焰山,临山西省临汾市吉县;西为黄龙山,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距吉县县城西南约25公里。瀑布宽达30米,深约50米,最大瀑面为3万平方米。与属于珠江水系位于中越边界的德天瀑布、贵州省黄果树瀑布等同为中国著名瀑布。

滚滚黄河奔流至此,500余米宽的洪流骤然被两岸所束缚,上宽下窄,在50米的落差中翻腾倾涌,声势如同在巨大无比的壶中倾出,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中国古籍尚书《禹贡》曰“盖河漩涡,如一壶然”。两大著名奇景“旱地行船”和“水里冒烟”,更是罕见。亚洲飞人柯受良和吉县飞人朱朝晖先后驾驶汽车和摩托车成功飞越黄河壶口瀑布景区。2006年9月5日,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正式揭碑开园。

壶口瀑布所处地区平均海拔高度958.6米,气候属高原大陆性中温带-暖温带季风气候,北部属半干旱地区,南部属半湿润地区,南北差异显著。壶口瀑布年平均气温9.9℃,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时间最长,从10月17日入冬,4月4日才会入春,长达170天,最冷的1月,平均最高气温只有2.2℃,平均最低气温达到-11℃,历史上曾出现过最寒冷的一天气温低至-25.4℃。冬春雨雪少,易旱且有风沙、寒潮侵袭,气象灾害频繁,12月到2月各月平均降水总量只有3~5毫米。夏秋温凉多雨,常年6月26日入夏,8月14日入秋,6~9月一年中降水最多时段,7、8月最多,降水总量达到100多毫米,也多暴雨、冰雹出现。一年中最热时期,平均最高气温在28.9℃,曾经出现的极端最高气温为39.7℃,年高温日数最多有18天,连续高温最长天数是8天。日照充足,年变化量不大,各月的每天日照时数都能达到6~8个小时。平均早霜始于十月中旬,晚霜终于四月上旬,无霜期152天。

06

晋祠:皇家祭祀园林的典范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祭祀周朝晋国的开国诸侯唐叔虞及其母亲邑姜所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祠内的周柏、难老泉、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则被誉为“晋祠三宝”。

晋祠最早为封地在今山西翼城的唐叔虞宗族支系所建的唐叔虞祠,最早可见的文献记载则是在北魏年间,以后数代多有增修补缮。北宋年间,宋太宗赵光义火烧晋阳城后,宋仁宗赵祯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之后数代,以圣母殿为主体的中轴线建筑物次第告成,逐渐形成了今日晋祠的建筑格局。

晋祠的建筑布局严谨,以中轴线为中心,分布着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等重要建筑。圣母殿是晋祠的主殿,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殿内供奉着邑姜的塑像。鱼沼飞梁是一座十字形的古桥,横跨晋水之上,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十字形桥梁。献殿则用于供奉祭祀用品。

晋祠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也是自然景观的精华。祠内古树参天,泉水潺潺,环境幽雅。难老泉是晋祠的著名景观之一,泉水清澈见底,四季不涸,象征着晋国的繁荣昌盛。周柏是晋祠最古老的树木,据传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见证了晋祠的沧桑变迁。

晋祠作为太原市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二级博物馆,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之一。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山西十大名胜古迹,每一处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匠心。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这些名胜古迹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精湛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