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人次接种数据证实:中国新冠疫苗安全可靠
百万人次接种数据证实:中国新冠疫苗安全可靠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宣布,我国已对部分重点人群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根据官方公布数据,从2020年12月19日的“百万人次的紧急接种”,到1月13日已超过1000万,再到1月20日突破1500万人次。短短一个月内,中国新冠疫苗接种量迅速攀升,充分显示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国疫苗的安全保障:严苛的研发与接种体系
中国新冠疫苗的研发和接种工作始终坚持最高标准。在研发阶段,每批疫苗需通过企业自检及国家法定机构的批签发检验,药监部门向生产企业派驻检查员,确保生产过程合规。同时,建立了信息化追溯系统,确保疫苗来源可查、去向可控。
在接种环节,全国统筹设置了2.5万余个接种点,每个接种点都配备了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的医疗救治人员,包括急救设备、药品等。接种人员会详细询问接种者的健康状况和用药史,并在接种后留观30分钟,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置不良反应。
大规模接种数据:中国疫苗的安全性经得起考验
截至2022年12月18日,我国累计接种新冠疫苗34.57亿剂次。据2022年7月2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信息,在新冠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报告中累计报告接种后不良事件238 215例,总体报告发生率为70.45/100万,其中一般反应发生率为57.27/100万(占不良反应的81.29%),严重异常反应发生率为0.64/100万(占不良反应的0.91%)。这一不良反应报告率低于2020年我国接种其他常规疫苗报告的水平。
国际对比:中国疫苗的安全性数据更优
美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月27日,美国已为2200万人接种了辉瑞和莫德纳的疫苗。v-safe手机app收集的208万人反馈显示,主要副作用包括疼痛(71%)、疲倦(33%)、头疼(29%)等。严重过敏反应方面,辉瑞疫苗为5例/每百万人,莫德纳疫苗为2.8例/每百万人。
相比之下,中国新冠疫苗的不良反应率更低。香港的一项研究显示,对于肿瘤患者,在肿瘤活动期接种灭活疫苗和未接种者的AESI发生率分别为0.13和0.88每10 000人天;在有既往肿瘤史的患者中,接种灭活疫苗和未接种者的AESI发生率分别为0.42和0.93每10 000人天。这表明中国新冠灭活疫苗在高风险人群中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专家建议:接种疫苗是建立免疫屏障的关键
研究表明,接种新冠疫苗对预防重症和死亡具有显著效果。一项基于上海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间61.2万余例3岁以上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真实世界数据显示,我国本土广泛使用的灭活疫苗对重症/危重症的保护效果为88.6%,死亡保护效果为91.7%。接受了灭活疫苗同源加强者,重症保护效果可增加到92.7%,死亡保护效果增至95.9%。
专家建议,符合疫苗接种条件的人群应尽早接种,特别是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同时,接种疫苗后仍需继续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
结语
中国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充分验证。随着接种工作的持续推进,我们有望尽快构建起全民免疫屏障,为最终战胜疫情奠定坚实基础。公众应积极响应接种号召,在医生指导下完成疫苗接种,为自身健康和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