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质量发展的AI新引擎
深圳高质量发展的AI新引擎
2月10日,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发布“城市+AI”应用场景清单(第四批),包括50个政务领域场景和50个国企领域场景,涵盖经济运行、公共服务、城市安全、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这是深圳推进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建设的最新举措,也是其打造全球AI创新高地的重要一步。
AI产业蓬勃发展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深圳在人工智能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据统计,2023年,深圳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同比增长超过20%,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同比增长近20%,形成以华为、腾讯等头部企业引领,元象科技、思谋科技等高成长性企业支撑的良好发展格局。
政策引领,打造AI创新高地
深圳市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支持AI产业发展,其中《深圳市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的若干措施》和《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方案》两个重要文件,详细规划了AI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和目标。
在算力支持方面,深圳加快推进鹏城云脑III等先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市内重大算力基础设施以优惠价格提供算力服务。同时,每年发放最高5亿元“训力券”,降低人工智能模型研发和训练成本。对租用智能算力开展大模型训练的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按不超过服务合同金额的50%,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助,对初创企业提高资助比例至60%。
在资金支持方面,深圳每年发放最高1亿元“模型券”,降低人工智能模型应用成本。对企业依托经国家网信办备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开展模型服务、智能体开发应用等,达到一定规模、具有良好成效的,可按不超过模型购买费用的30%,给予最高200万元资助。
在应用场景开放方面,深圳每年投入最高5000万元,推动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等场景开放,支持基于开放场景的人工智能应用开发。聚焦政务服务、教育、医疗健康、交通、气象、经济运行、公共安全、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每年开放不少于50个应用场景,整合行业资源和高质量数据,鼓励企业针对场景需求开展人工智能产品开发,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对经论证可行并在实际场景中投入使用的人工智能产品,根据应用推广等情况,给予开发企业最高500万元资助。
AI应用场景加速落地
深圳在多个领域积极推进AI应用场景落地。例如,在政务服务领域,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推出AI+政务办事助手应用场景,以企业和居民办事需求和办事体验为导向,围绕政务服务咨询、申报、受理等环节,积极探索应用自然语言大模型等技术,提升线上智能客服的意图识别和精准回答能力,支撑政务服务全渠道应用。该应用场景旨在打造一个集中的服务枢纽+“边聊边办”智慧服务模式,实现用户服务需求识别率95%以上,系统答复准确率90%以上,使得用户对平台的使用好评率达到90%以上。
在医疗领域,深圳探索AI在公立医院服务中的应用与优化,优化院前、院中、院后全流程的患者健康服务。在教育领域,深圳推动中小学AI教育普及和AI辅助个性化教学,用AI协助老师备课、授课,并引导学生体验最前沿AI技术。
人才汇聚,构筑创新生态
深圳通过提供创业资助、科研经费、团队支持和生活保障等措施吸引AI领域顶尖人才。对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人才,提供事业平台、科研经费、团队支持和生活保障一揽子“政策包”支持。支持人工智能留学人才在深创业,对注册时间在6—48个月内的企业,择优给予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资助。
同时,深圳推动人工智能方向特色软件名园建设,对经认定的园区给予园区运营主体200万元奖励,对考核获评优秀的园区给予50万元奖励。依托重点区打造“零租”孵化器,对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中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给予6个月至3年不等的免租优惠,并提供算力、模型、语料、资本、人才等创新资源服务。
展望未来
深圳在AI领域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在科技创新、产业基础、人才储备等方面的深厚积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深圳正以AI为新引擎,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随着更多政策的落地和应用场景的开放,深圳有望成为全球AI创新的高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