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龙镇:红萝卜产业崛起的创新之路
化龙镇:红萝卜产业崛起的创新之路
近年来,山东省寿光市化龙镇凭借其红萝卜产业的迅猛发展,成功打造了一个年产值20亿元的农业产业集群。这个被誉为“中国胡萝卜第一镇”的小镇,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更以其高品质的红萝卜产品,赢得了全球市场的认可。
“跨村联建”创新模式
化龙镇的红萝卜产业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关键在于其创新的组织模式。该镇通过“跨村联建”模式,将32个行政村整合为10个新村党总支,成立“萝地生金”共富公司,搭建共赢合作平台。这种模式打破了村与村之间的资源壁垒,实现了优势互补和抱团发展。
在裴家岭村,作为“跨村联建”的领头村之一,该村与周边4个村联合成立了“裴岭新村”。在裴岭新村党总支的引领下,不仅打造了教育培养实践基地,定期邀请省、市专家团队开展集中授课、实践教学,还联合片区内胡萝卜企业组建“红企兴农”党建融合体,创新“组织联建、活动联办、发展联动、品牌联创”的四位一体发展模式,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加快实现共同富裕。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在科技创新方面,化龙镇推出的“编绳种植”技术堪称一大亮点。通过将胡萝卜种子均匀编绑在可降解绳子上,实现精准播种。这种方法不仅简化了种植流程,还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据化龙镇农委主任张利焕介绍,以前一个大棚需要五六个人花费一两天才能完成间苗工作,现在一两个人一天就能轻松完成。
标准制定掌握行业话语权
在标准制定方面,化龙镇同样走在了行业前列。在掌握胡萝卜行业标准的“话语权”,化龙镇胡萝卜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基地种植+农户种植+加工出口”的完整产业发展链条,形成了“种全国、卖全球、立标准、享共赢”的产业格局,成为化龙镇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化龙镇域胡萝卜种植面积2万亩,在海南、内蒙古、河北等地扩展种植基地15万亩,拥有各类胡萝卜加工企业40家,年交易量达80万吨,交易额20亿元。据海关统计,每年胡萝卜企业出口额达2亿美元,90%以上加工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出口量的60%以上。
产业发展的未来展望
化龙镇的红萝卜产业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其发展步伐并未停止。下一步,该镇将继续以党组织联建共建为抓手,以共富公司为载体,把发展共富项目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富民强村的关键抓手,为乡村振兴注入共富动能,持续叫响化龙胡萝卜品牌。
从一个普通的农业小镇到“中国胡萝卜第一镇”,化龙镇的产业崛起之路,不仅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成功案例,更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通过组织创新、科技创新和标准制定,化龙镇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一个关于乡村振兴的生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