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县深度游:揭秘千年古城的秘密
蒲城县深度游:揭秘千年古城的秘密
陕西蒲城县,这座千年古城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从唐代帝王的陵寝到近代名人的故居,从自然地质的奇观到人文精神的传承,每一处景点都在诉说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唐代帝王陵寝:历史的见证
桥陵:石刻艺术的巅峰
桥陵位于蒲城西北约15公里处的丰山,是唐睿宗李旦的陵寝。这座陵墓以丰山为依托,工程规模宏大,南眺平野,视野开阔,壮丽的山势勾画出历史的壮观。桥陵的石刻艺术堪称唐代之最,现存50件石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高达8.64米的石柱,居诸唐陵之首。石柱由顶盖、柱身和础座三部分组成,础座为方形,边长2.50米,上雕覆莲十二瓣,中央凿直径0.70米之圆榫,以承柱身。柱身呈八棱形,高6.15米,直径1.20米,周身线雕缠枝卷叶纹和天马行空图案。正南面天马行空图案多达六层,虽经风雨剥蚀,底部天马仍清晰如新,栩栩如生。柱顶高2.25米,最上层为一仰莲承以桃形球(又称火珠),中层为八颗莲珠,最下层为覆莲,底部呈八角形,直径1.48米,中央凿直径0.50米之圆榫槽,置于柱身之上。
桥陵石柱是唐陵石柱的普遍样式,它虽已脱尽南北朝陵墓石柱的风格与样式,但质朴雄浑的造型更带有唐人饱满的精神品格。唐陵石柱的造型为仰莲托火珠,这与中国古代先民的生殖崇拜和祭祀有关。古人将石祖立于先人坟墓之前,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陵供有人祖(人之生殖器);而莲花始终与妙若天仙的少女相联系,在印度的佛教文化中,莲花被赋予特殊的象征意义,红莲象征女阴,火珠有祈求生殖繁盛的寓意。将石柱立于陵墓首位,在象征天圆地方的宇宙意识中,表达了李唐统治者寄托祝福李唐子孙繁盛,万世一系之意。
景陵:中兴之主的安息之地
唐宪宗李纯景陵位于蒲城县西北的金帜山,占地135.33公顷,布局类似长安城,有内外两重城垣。景陵依金帜山主峰而筑,座北面南,陵区封域20千米。地下宫殿“玄宫”从山南开掘于山腹之中。陵园布局略同于京城长安,原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四边皆设城门,门前皆置石狮等大型石仪。四角置阙阁建筑。内城设寝殿、宫阙、卫所、祭坛等建筑物。现城垣倾圮不存。景陵虽然建于唐朝逐渐衰落的中晚唐之际,但陵区的管理和维护,仍大体沿袭既有的体制和做法。这为研究唐代帝陵形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卤阳湖:自然的调色盘
卤阳湖,又称卤泊滩,位于西禹高速公路以南,渭清公路以西,富平县刘集镇以东,横跨蒲城、富平两县,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1.5至7公里,总面积109.14平方公里,海拔377-380米,是一个封闭式构造洼地。其南距渭南40公里,西至西安78公里,阎良20公里,距咸阳国际机场92公里。据地质学家勘察测定,距今万年前,卤阳湖属古三门湖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构造作用,随着渭河的形成,卤阳湖分离,独立成湖,面积约为现在的数十倍。由于卤阳湖属地表水和地下水汇集区,沉积物含盐碱多,水质矿化严重,加之受气候、人为活动等因素影响,于明朝末年逐渐退缩成滩。滩地多碱,无以为耕,因而人烟一直稀少。解放后,新政府搞了排碱工程,虽然改良出一些耕地,但大面积的滩地仍然荒凉着,芦苇遍地,野草漫长。偶尔在多雨的年份,地下水会冒上来,重新再现一个又一个的海子。2003年渭南大雨时,这里的积水平均深达1.7米,卤泊滩成了卤阳湖。滩地组成物质为第四纪松散堆积物,下部是含高盐分的河湖相沉积物,由古湖泊退化而成。这里的水质属硫酸盐氯化型水,矿化度最高可达43克/升,ph值在最高可达10.1,是为强碱性水,不能饮用或灌溉。由于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形成槽型封闭式洼地,洼地南源和渭河三级阶地相接,洼地内开阔平缓,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土壤的盐碱程度自然是各不相同。这里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全年蒸发量为1000毫米1300毫米,是降雨量的2倍3倍。
如今的卤阳湖景区天骄湖占地总面积1735亩,水域面积863亩,由板桥古渡、杨爵拜水、百花岛等景点组成,以西汉历史文化为内涵,依托生态湿地,再现卤阳湖自然风貌,打造集观光、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生态旅游集聚区。景区已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湿地公园。景区所在空域资源珍贵稀缺,拥有半径20公里,2000米以下的本场空域,是两年一度“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的永久会址、国内首个“通用航空试点园区”和“全国航空科普教育基地”,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现已开展飞行员培训、航空科普、飞行体验、航模表演等业务,为航空旅游打造了新亮点。
名人纪念馆:历史的印记
王鼎纪念馆:关中民居的典范
王鼎纪念馆位于蒲城县城中心达仁巷,以王鼎的出生地为基址,是关中民居的典型代表。馆内环境优雅,收藏了众多珍贵文物,展现了王鼎壮志未酬的爱国情怀。王鼎纪念馆免费开放,建议游览时间20分钟。
杨虎城纪念馆:西安事变的重要见证
杨虎城纪念馆以西安事变旧址为基础,包括张学良公馆、止园等,展示西安事变相关历史。1936年12月12日,爆发了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它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开始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而被光荣地载入了中国革命的辉煌史册,一些与“西安事变”有关的地方也被作为历史的见证而受到保护。西安事变纪念馆设在张学良公馆,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五十周年之际正式对外开放。西安事变旧址主要由五间厅和兵谏亭、黄楼、高桂滋公馆、止园(杨虎城公馆)、西京招待所组成。五间厅位于华清池内,1936年10月至12月是蒋介石的行辕。五间厅即五间房子,蒋介石住在中间一间,陈设有床、圆桌、沙发和椅子,供中外游人参观。“兵谏亭”是蒋介石当年藏身之处,经搜山捉住蒋介石后,随即送往西安新城黄楼;黄楼今在陕西省政府大院内,是张,杨二将军设立联合指挥部的绥靖公署所在地。由于当时绥署内部复杂,蒋介石住此不妥,随后便安排蒋住进高桂滋公馆。高桂滋公馆位于今西安市建国路71号,房舍依旧完好。新城黄楼位于省0院内北侧,座北向南,屋顶呈五角形,一层建筑东西长30.84米,南北长22.4米,围墙壁用黄色涂之,故称“黄楼”。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把蒋介石在临潼扣俘后,曾关押在此,后来又在此会谈,达成团结抗日协议。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单位,未开发。金家巷一号是张学良公馆,有东,西楼之分,今为建国路69号,紧靠高桂滋公馆。杨虎城公馆,原名“紫园”,据说为了表达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爱国心愿,改名“止园”。杨虎城公馆一部分仍在,坐落于青年路止园饭店西侧,为二层古式建筑,内部陈设有杨虎城的遗物及西安事变部分文件,供人们参观。西京招待所,位于今解放路和西四路交叉口。招待所为两层楼房,是20世纪三十年代初,杨虎城为招待国民党高级大员所建,名为“西京招待所”。现为陕西省外事办公室的办公地址。如今杨虎城公馆(止园)、黄楼、张学良公馆(金家巷)、高桂滋公馆,都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免费开放,建议游览1-2小时。
林则徐纪念馆:民族英雄的精神传承
林则徐纪念馆位于蒲城县城内,是为了纪念林则徐而建。作为清朝时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曾在这里居住,馆内展品生动还原了他的生平事迹。精美的砖雕艺术品更为这段历史增添了几分厚重,游览其中,无不感受到林则徐为国家所做的卓越贡献。纪念馆通过场景重塑、多媒体等手段,生动展现历史。在“宠辱皆忘”场景中,左侧大型原创油画再现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州指挥查禁鸦片的历史;右侧则是被贬谪后的林则徐“风雪征程”艰难跋涉果子沟,让人感叹:“即便是来自西伯利亚的隆冬寒风,也冷冻不了林则徐报国之情。”在“固我海防”场景,重塑林则徐视察五虎礁大型手绘壁画,以清代铁铸古大炮模拟海防炮台,丰富场景效果。在“临危受命”场景中,经过多方考据,借鉴历史场景复原,重塑道光皇帝、林则徐泥塑模型,增加了建筑彩绘,增设互动触摸屏,并通过改造灯光设置,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合理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如同穿越时空去见证那段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君臣对话。纪念馆免费开放,建议游览1-2小时。
蒲城,这座千年古城,以其独特的历史遗迹、自然景观和人文精神,吸引着每一位热爱历史与自然的旅行者。无论是唐代帝王的陵寝,还是近代名人的故居,每一处景点都在诉说着属于自己的故事。来蒲城,遇见历史,邂逅自然,感受这座古城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