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山泉获奖背后:龙泉三江口的生态保护秘籍
丽水山泉获奖背后:龙泉三江口的生态保护秘籍
2024年5月,在第12届广州国际大健康产业博览会上,一款来自浙江丽水的矿泉水——“丽水山泉”荣获金奖。这一荣誉不仅彰显了产品的高品质,更凝结着浙江龙泉市多年来在生态保护与水资源开发方面的不懈努力。
三江交汇,孕育生态明珠
龙泉三江口,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主城区中心西侧,是龙泉溪与岩樟溪的交汇处。这里北临西街、西靠凤凰山、南接城市文化客厅、东濒留槎洲,自然风光秀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唐代起,这里就逐渐形成街区,宋代宫头村在此兴起,历代留下了众多历史故事和文化遗产。
生态保护,打造绿色屏障
近年来,龙泉市高度重视三江口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2021年6月起,丽水市财政局累计安排1.73亿元资金,用于瓯江流域的堰坝生态化改造工程。这一工程旨在解决部分堰坝过高、过密、过陡等问题,以保护河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三江口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包括堰坝建设、亲水平台建设、堤岸生态修复等内容,是龙泉首例以水利工程措施为抓手,深入挖掘、保护、利用、传承龙泉特色水文化的综合性整治工程。龙泉市水利局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依托,打通“文化+旅游”的“任督二脉”,展示龙泉青瓷“海丝文化”的特色,重现宋代海丝之路的繁华盛景。
科技支撑,实现可持续发展
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浙江水文队)在龙泉三江口的生态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队扎实推进丽水—余姚地热成矿规律研究项目,开展地热成矿背景、典型地热点成矿模式及地球化学特征等研究,不断优化地热成矿有利区评价体系,初步圈定地热勘查有利区13处。
同时,浙江水文队在全省率先开展地质碳汇潜力和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价,基本摸清了浙江岩石风化碳汇底数,探索建立地质碳汇调查监测技术方法,在杭州市富阳区葛溪流域建成浙江省首座岩石风化碳汇自动监测站,并初步构建流域岩石风化碳汇估算模型,分析了岩石化学风化特征及碳汇效应。
生态红利,助力乡村振兴
生态堰坝的建设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结合地方特色,吸引游客,促进乡村发展。例如,龙泉三江口堰坝在设计中融入龙泉青瓷文化元素,堰体中嵌入龙泉青瓷凤尾瓶状鱼道,形成独特的亲水平台。改造后的生态堰坝不仅常年水流充沛,与周围绿水青山融合成一副美丽画卷,更吸引周边群众前往打卡戏水散步,有效促进乡村休闲观光民宿餐饮等业态发展。
展望未来,续写绿色篇章
龙泉三江口的生态保护与水资源开发,是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通过科学规划、技术创新和多方协作,龙泉市成功构建起“水资源、水生态、水经济”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未来,随着更多生态项目的实施和科技创新的推进,龙泉三江口必将成为更加璀璨的生态明珠,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浙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