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匡桂芳:家庭教育中如何平衡控制与自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匡桂芳:家庭教育中如何平衡控制与自由?

引用
澎湃
8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654939
2.
https://www.sohu.com/a/404775624_99960371
3.
https://qingdao.dzwww.com/lxpd/fzms/201806/t20180601_16516380.htm
4.
https://www.haodf.com/doctor/81943/xinxi-jieshao.html
5.
https://www.haodf.com/neirong/wenzhang/2370713343.html
6.
https://www.qdfuer.com/doctor/show-218.html
7.
https://js.guahaoe.com/expert/957c2754-c720-11e1-913c-5cf9dd2e7135000
8.
https://www.chinagp.net/CN/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056

“没有规矩的自由是放任的,没有自由的规则是不近情理的。”这是青岛市家庭教育讲师团首席专家、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心理科主任匡桂芳在多次家庭教育讲座中反复强调的观点。在当今社会,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平衡控制与自由,已经成为每位家长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为什么需要平衡控制与自由?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规则与自由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匡桂芳主任指出,真正的自由恰恰是因为拥有规则。这种观点看似悖论,实则蕴含深刻的教育智慧。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过度的控制会引发多重问题。根据社会交换理论,父母如果试图通过控制确保孩子的行为符合期望,反而可能适得其反,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而依恋理论则表明,如果父母出于对分离的恐惧而过度控制,会阻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影响其心理健康。

缺乏规则的自由同样有害。一个完全放任的环境可能导致孩子无法建立必要的社会规范意识,难以学会自我约束,最终影响其社会适应能力。正如匡桂芳所说:“缺乏自由的孩子,长大以后性格里有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怂’,没有个性。”

如何实现控制与自由的平衡?

匡桂芳提出了一套系统的解决方案,核心是在规则中给予孩子最大的自由。具体来说,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掌握四大类规矩:

  1. 交往类规矩:如礼貌交往、轮流协商等
  2. 集体生活类规矩:如遵守公共场所规则、爱护公共财物等
  3. 道德类规矩:防止伤害他人,培养同理心
  4. 安全健康类规矩:关注个人安全与健康习惯

同时,匡桂芳特别强调要尊重孩子的个人领域,包括同伴选择、游戏活动选择、服饰选择等。这些领域涉及个体自主权利,不应受到过多干涉。这种做法不仅能培养孩子的个性,还能帮助他们建立权利意识。

除了明确规则和界限,匡桂芳还提倡“塑造”的理念。这包括:

  • 改变环境:为孩子创造有利于学习和成长的环境
  • 建立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文化,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 树立榜样:父母通过自身行为示范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案例分享:从理论到实践

在一次家庭教育大课堂上,匡桂芳分享了一个真实案例。一位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沉迷手机游戏,无论怎么限制都无济于事。匡桂芳建议这位家长尝试以下方法:

  1. 与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手机使用规则,而不是单方面强制限制
  2. 在家中创造更多有益的活动选择,如阅读、运动等
  3. 父母带头减少手机使用时间,为孩子树立榜样

几周后,这位家长反馈说,孩子的手机使用时间明显减少,对其他活动的兴趣逐渐增加。这个案例生动地展示了平衡控制与自由的重要性。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培养一个既有规矩又不失个性的孩子,是每位家长的责任。匡桂芳主任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真正的教育艺术不在于严格控制或完全放任,而在于如何在规则与自由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这需要家长不断学习、反思和调整,但这种努力必将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