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燕郊新机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燕郊新机遇

引用
人民网
10
来源
1.
http://he.people.com.cn/n2/2022/1012/c192235-40157734.html
2.
http://paper.people.com.cn/zgjjzk/html/2024-05/30/nw.zgjjzk_20240530_4-01.htm
3.
https://fgw.beijing.gov.cn/fgwzwgk/2024zcjd/201912/t20191226_3720121.htm
4.
https://fgw.beijing.gov.cn/gzdt/fgzs/mtbdx/bzwlxw/202305/t20230517_3105256.htm
5.
http://xxgk.san-he.gov.cn/index.do?templet=content_new&id=%7BBFA7C789-FFFF-FFFF-BD77-4FC600000333%7D
6.
https://www.bjszjggw.gov.cn/res/bulletin/jjj_xtfz/1735919772495_m.html
7.
https://www.bjtzh.gov.cn/gdsw/fzx/202201/1507267.shtml
8.
http://www.jinlinbg.cn/post/3528.html
9.
https://www.beijing.gov.cn/ywdt/zwzt/jjtz/jjjjtsn/202409/t20240925_3905941.html
10.
https://www.beijing.gov.cn/gongkai/shuju/sjjd/202402/t20240227_3570832.html

燕郊,这座位于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的小镇,因紧邻北京而闻名。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燕郊正从一个普通的“睡城”转变为具有独立经济活力的新城市。

01

燕郊的新定位:创新中心和产业转化基地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燕郊找到了新的发展定位——成为北京创新资源的转化基地。2024年,我国第一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燕郊设立产业联动平台。这个平台重点布局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医疗器械与科学仪器、环境保护六大产业,旨在承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成果的试验、放大和试产。

目前,燕郊中心200亩的产业园区正在建设中,预计2025年建成后可以承载80家左右的初创企业。这里既是中试平台,也是产业加速基地,将打造京津冀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标杆。

02

燕郊的发展新机遇

交通一体化加速

燕郊与北京的交通联系日益紧密。目前,通州区与北三县区域内已经建成10条对接道路、5座跨潮白河桥梁。备受关注的厂通路公路部分总体工程进度过半,北京地铁22号线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此外,北三县至北京国贸的通勤定制快巴也已开通,进一步便利了两地的通勤往来。

产业协同效应显现

燕郊正逐步成为北京产业转移和升级的重要承载地。以联泰集群公司为例,这家来自北京的“专精特新”企业已在燕郊建成首台算力设备生产线。企业负责人表示,选择燕郊是因为这里既能满足扩增产能的需求,又能保持与北京总部的紧密联系。

据统计,近十年来,燕郊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从7家增长到13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从0增加到1272家,研发平台从25家增长到105家,创新浓度稳步提升。

03

与周边地区的比较优势

与燕郊类似,固安和涿州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寻找机遇。固安依托京雄城际铁路和新型显示产业,涿州则凭借高铁优势发展汽车制造和新能源产业。然而,燕郊的独特优势在于其与北京的地理邻近性和交通便捷性,以及作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产业联动平台的战略地位。

04

展望未来

燕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新机遇令人期待。随着交通一体化的推进、产业协同效应的显现以及创新资源的持续导入,燕郊正逐步从“睡城”转变为具有独立经济活力的新城市。当然,燕郊也面临着如何平衡人口增长与城市承载力、如何优化产业结构等挑战。但可以预见的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潮中,燕郊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