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板凳灯:千年民俗点亮元宵夜
莆田板凳灯:千年民俗点亮元宵夜
2025年2月10日晚,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榜头镇泉山社区迎来了一场盛大的元宵庆典——板凳龙圈灯活动。当晚,2000多名居民扛起家中的板凳灯,组成祈福游灯队伍绕境巡游。每张板凳灯长约3米,板面有花灯5盏,板板相连,形成长龙。游灯队伍延绵7公里,场面蔚为壮观,吸引众多群众、游客驻足围观。
这场壮观的板凳龙圈灯活动,不仅是一场简单的民俗表演,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据史料记载,这一习俗最早可追溯至明代。当时,莆仙地区倭患连连,榜头镇民众为了保卫家园,在板凳上装上多盏花灯结队而游,造成浩大声势以此吓退倭寇。后来,这一壮举逐渐演变成榜头镇元宵节的独特习俗,世代相传至今。
板凳灯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每张板凳灯长约3米多,板面上装有6至8盏花灯。板头板尾留有钻孔,用木质撑棍穿套串联,形成一条条蜿蜒曲折的“灯龙”。当夜幕降临,村民们将自家的板灯扛到广场,一块块木板依次相连,伴随着闪耀的灯光,仿佛置身于花灯的海洋。
活动当晚,游灯活动以“盘龙”仪式拉开序幕。在震天的呐喊声中,村民们以龙头为圆心,龙身龙尾紧随其后,顺时针绕行,一圈复一圈,形成旋圆,恍若龙盘。随后,在龙头灯的引领下,游灯队伍从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出发,沿着紫檀街、龙腾路、清源路等“仙作”产业集聚区开展巡游。蜿蜒起伏的长龙在夜空中熠熠生辉,不仅照亮了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更将新年的祝福和祈愿送到居民家门口。
除了板凳龙圈灯表演外,活动现场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节目。舞龙舞狮表演以其气势恢宏、威武雄壮的姿态,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武术表演则展现了刚柔并济、形神兼备的高超技艺,令人叹为观止;有氧鼓表演以激情四溢、动感十足的节奏,点燃了现场的气氛;歌曲演唱旋律悠扬、情深意长,触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弦;儿童舞蹈活泼可爱、朝气蓬勃,为活动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此外,烟花秀与无人机表演交相辉映,将夜空装点得如梦似幻,不仅让现场观众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更激发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这场元宵盛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看。湖南长沙游客海棠表示:“今晚的板凳龙圈灯对我们来说非常震撼、非常壮观,这在我们家乡是很难看得到的。”来自江苏南通的游客孔玮也对板凳龙圈灯赞不绝口:“我们自驾近千里来到莆田,就是为了感受莆田元宵的热闹氛围。今晚的活动太震撼了,一条条‘长龙’聚集在一起绕圈,然后集体出发,让人流连忘返。”
莆田的元宵节活动从正月初三持续到二月初二,历时一个月,各村都有独特的闹元宵习俗。除了板凳龙圈灯,还有爬刀梯、跳傩舞、摆棕轿、打铁花等精彩纷呈的民俗活动。2024年,莆田特别推出了30项特色元宵民俗活动,包括绶溪公园打铁花、仙游枫亭万人大游灯、湄洲岛妈祖金身巡安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
莆田板凳灯不仅是莆仙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承载着莆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在新时代的今天,这一传统民俗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