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糖糕:一颗糕点里的文化传承
晋城糖糕:一颗糕点里的文化传承
在山西省晋城市,有一种传统美食,承载着数百年的历史记忆,见证了无数家庭的团圆时刻,它就是晋城糖糕。这种看似普通的糕点,不仅是一种美味,更是一份文化的传承,一个时代的记忆。
从宫廷到民间:晋城糖糕的历史渊源
晋城糖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最早作为宫廷美食出现。据史料记载,这种甜点因其香甜软糯的口感和精致的外观,深受皇室成员的喜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道宫廷美食逐渐流传到民间,成为晋城地区广受欢迎的传统小吃。
精湛工艺:一颗糖糕的诞生
晋城糖糕的制作工艺堪称一绝,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从选料到成品,需要经过多达十几道工序的精良制作。
首先,选用优质小麦,经过淘洗、浸泡后,让麦粒自然发芽。这个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以确保麦芽的品质。随后,将发芽的小麦晾晒干燥,磨成细腻的麦芽粉。这一步骤看似简单,实则至关重要,因为麦芽粉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口感和风味。
接下来是制作酵母。这一步骤最具特色,也是晋城糖糕区别于其他地方糖糕的关键所在。匠人们会用麦麸制作天然酵母,这种酵母不仅能够使面团发酵得更加蓬松柔软,还能为糖糕增添独特的麦香。
面团的调制同样讲究。将麦芽粉与面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水,反复揉搓至面团光滑细腻。这个过程需要匠人凭借多年的经验,准确把握面团的软硬度和弹性。
面团发酵完成后,匠人们会精心挑选优质红枣,将其洗净去核,切成适当大小。然后,将红枣嵌入发酵好的面团中,这一步骤需要手法熟练,既要保证红枣分布均匀,又要保持面团的完整。
最后,将嵌有红枣的面团放入蒸笼,用大火蒸制。蒸制过程中,麦芽的香甜与红枣的甘美相互交融,形成独特的风味。蒸熟后,糖糕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却,才能达到最佳口感。
文化传承:糖糕与晋城人的生活
在晋城,糖糕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深深植根于晋城人的生活中,与当地的民俗文化紧密相连。
每年春节前夕,晋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糖糕。这种习俗延续至今,已成为当地最重要的年节传统之一。糖糕的“糕”字与“高”谐音,寓意着“步步高升”“年年升高”,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春节期间,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祭祀祖先,糖糕都是不可或缺的佳品。
除了春节,晋城人在其他重要节日和庆典活动中也会制作糖糕。比如,在婚嫁喜宴上,糖糕象征着甜蜜幸福;在孩子满月或生日时,糖糕寓意着健康成长。可以说,糖糕见证了晋城人生活中的重要时刻,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与时俱进:传统美食的现代传承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提升,晋城糖糕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23年,润城镇成立了和利源润城手工麦芽枣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推动糖糕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这种模式不仅保证了产品质量,还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为了适应现代人的口味和健康需求,一些糖糕制作企业开始在传统工艺基础上进行创新。比如,有的企业推出了低糖版本的糖糕,以满足糖尿病患者的需求;有的企业则开发了不同口味的糖糕,如加入坚果、芝麻等食材,丰富了产品的口感和营养。
值得一提的是,晋城糖糕还搭上了“非遗+直播”的快车。通过网络直播,这种传统美食得以走出晋城,走向全国。据统计,2023年,仅润城镇就销售了60余万个糖糕,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文旅融合:糖糕助力乡村振兴
晋城糖糕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当地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在皇城相府、大阳古镇等景区,糖糕作为非遗产品进行展示和销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品尝和购买。
在皇城相府景区举办的金秋旅游文化节上,糖糕与八音会、上党梆子等非遗节目一同亮相,展现了晋城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在大阳古镇,游客不仅可以品尝到正宗的糖糕,还能亲眼目睹其制作过程,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
晋城糖糕的成功实践,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宝贵经验。它告诉我们,传统文化只有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正如一位糖糕制作匠人所说:“我们要做的不仅是传承,更要创新,让这门手艺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从宫廷到民间,从传统到现代,晋城糖糕以其独特的魅力,见证了晋城的历史变迁,承载了晋城人的文化记忆。如今,这颗小小的糖糕,正以崭新的姿态,续写着属于它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