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专家揭秘:如何防范最新网络攻击?
网络安全专家揭秘:如何防范最新网络攻击?
2024年1月,一场严重的零日漏洞攻击震惊了整个网络安全界。Ivanti Connect Secure VPN系统被发现存在两个高危漏洞,数千台设备遭到破坏,受影响的组织包括美国网络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局(CISA)和Mitre等重要机构。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网络安全威胁从未远离,而了解各种攻击手段及其防御方法,对于保护个人和企业信息安全至关重要。
十大网络攻击类型详解
1. 恶意软件:潜伏的数字杀手
恶意软件是通过病毒、勒索软件等程序入侵系统,窃取数据或破坏设备的恶意应用程序或代码。当设备被恶意软件感染时,可能会经历未经授权的访问、数据泄露或设备被锁定。散布恶意软件的人(称为网络罪犯)受金钱驱使,会使用受感染的设备发动攻击,例如获取银行凭据、收集可出售的个人信息、出售对计算资源的访问权限或向受害者勒索支付信息。
2. 网络钓鱼:伪装的艺术
网络钓鱼是通过伪装成可信来源,诱骗用户提供敏感信息,如密码或银行账号的攻击方式。这些攻击为恶意软件提供了一种传递机制。网络钓鱼攻击继续在数字威胁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重要的是,如果他们要保护自己的信息,所有组织都应该知道如何发现一些最常见的网络钓鱼骗局。同样还要熟悉恶意攻击者用来实施这些骗局的一些最常见的技术类型。
3. 中间人攻击(MITM):数字时代的窃听者
中间人攻击是一种窃听攻击,在这种攻击中,网络行为者阻碍了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他们在通信串之间充当第三方;因此,"中间人 "这个名字与这种网络活动有关。这样一来,威胁者就会表现得像两端的合法方。中间人攻击是试图拦截、窃取或修改数据,破坏通信,并向任何一方发送恶意链接。
4. 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流量的洪水猛兽
DDoS攻击通过大量流量使服务器过载,导致服务中断。常见的DDoS攻击包括网络层攻击、传输层攻击、会话层攻击和应用层攻击。这类攻击占用服务器的连接池资源从而达到拒绝服务的目的。应用层攻击占用服务器的应用处理资源,消耗服务器计算资源,从而达到拒绝服务的目的。
5. SQL注入:数据库的隐形杀手
SQL注入是通过在查询语句中添加恶意代码,从而对服务器造成损害。SQL注入攻击的目的是破坏服务器的安全性,通过恶意查询访问数据库服务器中的敏感数据。攻击者在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时,会在查询语句中添加恶意代码,从而对服务器造成损害。
6. 零日漏洞利用:未知的致命威胁
零日漏洞利用是针对未知安全漏洞发起攻击,在补丁发布前造成损害。2023年最具杀伤力的零日攻击是利用多个流行托管文件传输产品(MFT)的供应链攻击。Fortra的GoAnywhere是首个造成重大影响的MFT零日漏洞攻击。网络安全记者Brian Krebs于2023年2月2日首次报道了GoAnywhere中的预身份验证命令注入零日漏洞(CVE-2023-0669)。
7. DNS隧道:隐蔽的数据走私
DNS隧道是利用DNS协议传输恶意数据,绕过传统防火墙的攻击方式。DNS协议是一种请求应答协议,也是一种可用于应用层的隧道技术。虽然DNS流量的异常变化可能会被发现,但是在基于传统socket隧道已经濒临淘汰,TCP、UDP通信大量被安全设备拦截的大背景下,DNS、ICMP、HTTP/HTTPS等难以禁用的协议已经成为攻击者使用隧道的主流选择。
8. 商业电子邮件攻击(BEC):伪装的财务陷阱
商业电子邮件攻击是通过冒充企业高管骗取财务部门转账的网络犯罪。91% 的网络攻击始于电子邮件。2了解最常见类型的被盗电子邮件。有时,欺诈者会首先瞄准 HR 部门并盗取公司信息,如某人的计划或个人电话号码。然后就可以更容易地进行其他 BEC 欺诈,使其看起来更可信。
9. 加密劫持:暗中的资源窃取
加密劫持是未经许可使用他人设备挖矿牟利的攻击方式。加密劫持攻击通常通过恶意软件感染设备,然后利用设备的计算能力来挖掘加密货币。这种攻击可能会影响设备性能,增加电力消耗,并可能导致设备过热。
10. 跨站脚本(XSS)攻击:网页的隐形杀手
跨站脚本攻击是在网站植入恶意代码,窃取用户数据的攻击方式。跨站脚本攻击,简称 XSS,是一种允许攻击者在受害者的浏览器上执行恶意 JavaScript 代码的漏洞。XSS 是一种客户端注入漏洞,因此它不会直接影响服务器,而是以该 Web 应用程序的客户端(用户)为攻击目标。
新兴威胁:AI驱动的攻击与物联网安全
AI驱动的网络攻击:智能化的威胁
卡巴斯基公司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企业越来越担心人工智能(AI)在网络攻击中被更多地应用。调查结果显示,76%的受访公司报告称过去一年网络事件有所增加,其中近一半(46%)的受访者指出,许多此类攻击很可能是由AI驱动的。这项研究强调了一个现实:人工智能虽然给众多行业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但也在为网络犯罪分子提供助力,使企业面临的威胁又增加了一层复杂性。
物联网安全威胁:智能设备的隐患
物联网设备的普及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根据研究,物联网系统面临8种主要威胁,包括设备篡改、数据泄露等。攻击者可以通过未授权访问、固件篡改等方式入侵智能设备,进而控制整个网络。
实用防御指南:构建安全防线
面对这些复杂的网络威胁,企业和个人应该如何应对?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防御建议:
定期更新软件和操作系统:及时修复已知漏洞,防止被利用。
使用复杂密码并启用多因素认证:增加账户安全性,防止暴力破解。
对重要数据定期备份:防止数据丢失,减少勒索软件的威胁。
谨慎点击不明链接或下载附件:避免点击可疑邮件中的链接或下载不明来源的附件,防止网络钓鱼攻击。
安装并更新杀毒软件及防火墙:提升防护能力,及时发现和阻止恶意软件。
加强员工网络安全培训:提高防范意识,识别各类网络攻击的特征。
使用安全的网络环境:避免在公共Wi-Fi下进行敏感操作,防止中间人攻击。
部署Web应用防火墙(WAF):保护网站免受SQL注入、XSS等攻击。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一旦发生安全事件,能够快速响应和处理。
关注供应链安全: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定期评估第三方服务的安全性。
网络安全是一个持续演进的领域,攻击手段不断翻新,防御措施也需要与时俱进。通过了解这些攻击方式并采取有效防御措施,可以显著降低网络安全风险。记住,安全意识是最佳的防御武器。保持警惕,及时更新防护措施,才能在数字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