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如何有效预防虫媒传染病?
专家支招:如何有效预防虫媒传染病?
随着近期气温升高和湿度增大,各类蚊虫活动也逐渐活跃,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如何有效预防虫媒传染病?西双版纳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李园园为您详细解答。
什么是虫媒传染病?
虫媒传染病是由病媒生物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常见的有流行性乙型脑炎、鼠疫、莱姆病、疟疾、登革热等危害性较强的传染病。这类传染病虽然在我国每年传染病总发病病例中仅占5%~10%,但其病死人数却占传染病总死亡人数的30%~40%,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预防虫媒传染病至关重要。
虫媒传染病的症状和危害有哪些?
除了登革热之外,还有其他的虫媒传染病,例如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这些都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登革热通常会导致身体出现高热、皮疹,还有可能会引起头痛以及恶心、乏力的症状,严重的还有可能会引起皮肤以及消化道等部位出血,部分人还有可能会引起全身淋巴结肿大以及休克的现象,对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登革热一般很少有后遗症。目前,登革热没有疫苗,也没有特效药,所以要注意防蚊,即使治愈之后,仍需要注意防蚊。
虫媒传染病是如何传播的?
以伊蚊为例,蚊子共有四个生长发育阶段,有卵、幼虫(孑孓)、蛹和成蚊。成蚊在有水的地方进行产卵,1至2天后孵成幼虫,幼虫5至7天之后成蛹,2至3天之后又变成成蚊,所以水环境是蚊子生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环境。蚊虫通过叮咬、吸血将病原体传入到人体而导致生病,雌蚊主要是靠嗅觉寻找人体吸血。蚊子的活动与温度、湿度和光线有很大关系,夏天气温高、湿度大,给蚊虫提供了繁殖条件,蚊虫密度比较大;冬天气温较低,不但不能够发育,而且还会出现大量的死亡,密度较低,所以夏天是预防登革热的关键时期。
登革热与其他虫媒传染病的区别?
登革热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埃及伊蚊有特殊性,成蚊感染了登革热病毒之后,可以把病毒通过卵传给下一代。如果夏季仅灭蚊,但是蚊虫孳生地没有清除,虫卵可以带病毒越冬,孵出来的幼虫也携带病毒,所以冬季也需要清积水、灭蚊。
如何通过个人防护预防虫媒传染病?
重点有五个方面,即“隔、避、驱、清、杀。”“隔”就是在户外活动时,建议穿浅色的长衣长裤;“避”就是要避免在蚊子频繁出没的时段,停留在树荫、草丛、凉亭等蚊子栖息的地方;“驱”就是在外露的皮肤上,要涂上含有避蚊胺或者避蚊酯的驱蚊液;“清”就是要及时清理家里容易孳生蚊子幼虫的地方;“杀”就是正确地使用杀虫剂、蚊香或者电蚊拍杀灭成蚊。
预防疾病靠每一个人的参与,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清积水、防蚊虫,远离虫媒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