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浓稠怎么办?3大原因和改善方法全解析
血液浓稠怎么办?3大原因和改善方法全解析
血液浓稠,又称为“血液黏稠”,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它不仅会影响血液循环,还可能引发多种心血管疾病。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血液浓稠的原因、可能引发的问题,以及科学的改善方法。
血液浓稠是什么?3大原因告诉你!
血液浓稠,又称为“血液黏稠”。血液,就像身体里的一条河流,因为血液中的成分比例失衡,就像河流被杂物堵住,水流不顺,甚至会形成“淤泥”。当这些杂物的浓度过高时,血液就会变得浓稠。以下是导致血液浓稠的 3 大原因,以及它们对身体的影响:
1. 脂质浓度过高
血液中的脂质(如:胆固醇和三酸甘油酯)是身体的能量来源,还能参与细胞膜建造,帮助维持生理功能。故当脂质过多时,过多的脂肪就像河里飘满了油污,会使血液变得浓稠,并在血管壁上累积形成斑块。这会让动脉变得更窄,并降低河流的通畅度,长期下来更可能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常见于高糖、高脂肪饮食或代谢综合征患者。
如果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或患有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症等状况,血液中的“垃圾”也会经年累月地增多,当血流速度减慢,会让更多垃圾堆积在血管壁上,不仅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还可能导致脑栓塞等严重疾病。因此,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对于预防这些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2. 血球容积比偏高(血色素过高)
血球容积比是指血液中红血球所占的比例,正常情况下,男性的范围是 36% ~ 50%,女性则是 34% ~ 47%。当血球容积比超过 50%,且血色素浓度高于 18g/dl 时,就属于多血症。
当红血球增加而造成的多血症,会让血液变“浓稠”的可能性变高。想象红血球是河道里的运输船,负责运送氧气和养分到全身,以确保每个细胞都有足够的能量。故当红血球过多时,河道上的船只太多,就会变得拥挤,使得水流变慢,心脏必须更加努力才能推动船只前行。久而久之,心脏可能会超过负荷,甚至导致高血压或心脏病。
不良习惯如吸烟,也会降低血液的含氧量,因为香烟中的一氧化碳与血红素结合,使氧气无法顺利运输,身体为了补偿而产生更多红血球来运输氧气,长期下来可能导致血液浓稠,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血栓风险。
3. 血浆蛋白质过高
血液中的浓稠度也可能因蛋白质增加而上升,典型的例子是多发性骨髓瘤,这种疾病会导致免疫球蛋白大量增加,进而让血液变得更浓稠。这种因蛋白质引起的“血液浓稠”状态被称为血液高度黏稠症候群。
想象这些血浆蛋白质如河床上的淤泥,正常情况下可以帮助稳定河流,同时携带养分和帮助血液凝固,维护身体的修复能力。但当血浆蛋白质过多时,也就是当淤泥堆积过多,河水变得浓稠,流速大大减慢就容易形成淤堵;水流可能在某些区域停止流动,严重时甚至会形成血栓,增加静脉阻塞的风险。
血液浓稠会造成哪些问题?4大征兆告诉你!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血管不像年轻时那样有弹性,甚至因为积累的杂质过多,导致血管硬化、阻塞。同样地,血液浓稠度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会根据人们的代谢、情绪和作息而有所波动。故当血液浓稠度增加,可能会导致以下健康风险:
- 心血管疾病:血液浓稠度增加时,会导致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可能会堵塞脑血管,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 代谢综合征: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胆固醇等代谢综合征的特征,不仅影响正常生理功能,当体内的脂质、糖分、及杂质浓度增加时,会促进血液黏稠上升,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 慢性病恶化:血液浓稠可能对已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病)患者造成恶化;因为糖尿病会导致微血管病变,血液浓稠度的增加会加剧这种情况,导致更高的并发症风险。
- 高血脂:总脂肪摄取过多、缺乏运动、先天性缺陷症、酒精摄取过量,血液会变得更浓稠,加速动脉硬化,并使血管管腔变小,血液流通困难。
血液浓稠不像贫血或身体疼痛那样容易察觉,定期体检的人能较早发现并尽早积极治疗。此外,高风险族群也包括:患有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尤其是那些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或糖尿病病史者就要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当然,肥胖者也是血液浓稠的高危险族群,因为过多的脂质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酸甘油酯浓度,导致血液流动受阻。另外,若为生活和工作压力大的年轻人,经常应酬、喝酒及不均衡的饮食习惯,也可能较早面临到血液浓稠的问题。如果你有以下4个征兆,就要注意是否有血液变浓稠的问题:
👉疲倦感
持续的疲倦感,可能源于血液流动不畅,导致氧气和养分供不应求,进而让身体感到无力。而这种疲倦感,是无法透过休息或睡眠来缓解,甚至会影响日常生活。
👉晨起头晕或晕眩
持续的疲倦感,可能源于血液流动不畅,导致氧气和养分供不应求,进而让身体感到无力。而这种疲倦感,是无法透过休息或睡眠来缓解,甚至会影响日常生活。
👉心悸或胸闷
心脏在推动浓稠的血液时,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力量,可能会导致心跳不规则或心悸,伴随胸部压迫感或不适。
👉阵发性视力模糊
当血液流动受阻时,视网膜的血氧供应回落,会引发暂时性的视力模糊。尤其是在疲劳时更明显,且高黏稠度血液也可能使小血栓更容易形成,进而增加视网膜动脉阻塞,影响视觉清晰度。
血液浓稠如何改善?3大方法看这边!
要解决血液浓稠,不能依赖单一方法,需要结合饮食、生活方式改善和医学技术,才能全面提升。其中,血液净化治疗因其速度快、效果显著,已成现代人管理血液健康的理想选择。而改善血液浓稠的方法有:
⭕血液净化治疗
血液净化治疗,就像替身体装了一个“过滤器”。存奕美學診所引進美国先进的“多功能血球细胞分离设备(MCS+)”,利用“离心方式”将血液里的血球与血浆分离,并清除血液里的有害物质,例如:尿酸、发炎因子、胆固醇、三酸甘油酯等,再将纯净处理后的血液重新输回体内。这不仅能改善血液浓稠度,还能降低三高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饮食调整
- 摄取高纤食物: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都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如同血液的“清道夫”,可帮助清理血液中的多余物质,避免脂肪和其他成分堆积在血管内。
- 选择健康脂肪:研究发现,摄取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抗氧化,例如:橄榄油、鱼油等,可以减少“坏胆固醇”,让血液不会过于浓稠。而富含Omega-3的食物(如:鲑鱼、亚麻籽等)可以调节血小板,降低血栓形成。
- 控制糖盐摄取:高糖饮食可能导致血糖急升,而高盐饮食则会使血压升高,间接影响血液的流动。
- 保持水分充足:当我们入睡时,身体仍在进行新陈代谢,包括:呼吸、心跳和其他生理过程,这些活动都需要水分,因此早上醒来时通常会感到口渴,起床后要适当饮水,可以帮助血液流动性更佳,降低血液浓稠度。
⭕改善生活习惯
- 戒烟限酒:香烟中的有害物质,会增加血小板的聚集,提升血液浓稠度,并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根据研究统计,全世界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有超过10%是由于吸烟造成的;过量饮酒也会加重肝脏负担,增加高血压和脂肪肝等危险,对于血液的黏稠性也会产生不良影响,这两者少碰为妙!
- 减少压力:研究表明,心理压力会促进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包括:心律加快和血管收缩,这些反应会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液浓稠度。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或运动来释放压力。
- 充足睡眠:睡眠不足,会打乱新陈代谢,影响血液流动。故维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降低血液浓稠,成年人需要每晚7~9小时的睡眠,这段时间有助于身体修复。
饮食与生活方式的调整虽然可以改善血液浓稠,但需要长时间的坚持才能见效。对于忙碌的现代人而言,往往难以坚持执行。而血液净化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容大幅改善体内环境,特别适合有三高、代谢综合征或长期应酬、压力大的人群,是追求健康保养与预防疾病的理想新选择。
血液浓稠常见QA
Q1. 血液浓稠的诊断方法?
血液浓稠,通常需通过抽血检查,包括:测量红血球的数量、血浆蛋白质浓度以及脂质浓度,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来提供详细治疗方案。
Q2. 哪些人会有血液浓稠的风险?
任何人都有可能!但常见高风险族群包括:中老年人、肥胖者、糖尿病患者和经常吸烟或饮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