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一老两颗明珠:保定直隶总督署与古动物馆
一新一老两颗明珠:保定直隶总督署与古动物馆
保定,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如今又增添了一处新的文化地标——中国古动物馆。与之遥相呼应的,是已有数百年历史的直隶总督署。一新一老,一动一静,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从历史走向现代的变迁。
直隶总督署:见证清代政治风云
直隶总督署,这座始建于元代的古老建筑,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诸多重要时刻。它曾是清朝直隶省的政治中心,管辖范围远超今日河北省的行政区划,最盛时统辖7州104个县,南北长2600余里,东西宽1200余里。
走进直隶总督署,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三开间的黑色大门,上方悬挂着雍正皇帝亲笔题写的“直隶总督部院”匾额。步入大门,整个建筑群严格按照清代省级衙署的规制修建,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仪门、大堂、二堂、官邸、上房等建筑,两侧则对称分布着耳房、厢房等附属建筑。
大堂是总督处理政务、审理案件的地方,也是整个建筑群中最庄严的部分。站在大堂内,仿佛还能听到昔日官员们“威武”的喝令声。二堂则是总督日常办公和接待宾客的场所,相对较为私密。官邸和上房则是总督及其家眷的生活起居之所。
直隶总督署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活生生的清代政治史。从雍正年间的李维钧到宣统年间的张镇芳,187年间共有74位直隶总督在此任职。其中不乏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这样的历史名人。他们在这里处理政务,指挥军队,甚至参与了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
中国古动物馆:展现38亿年生命演化
与直隶总督署的厚重历史相比,中国古动物馆则展现了一幅更为宏大的生命演化图景。这座由保定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共建的国家级博物馆,以“自然·生命·人”为主题,向人们展示了从地球诞生到人类出现的漫长历程。
走进古动物馆,首先吸引眼球的是那具高达35米的中加马门溪龙化石模型,它昂首挺立,仿佛要向参观者诉说地球曾经的主人——恐龙的辉煌历史。在恐龙帝国展厅,沧龙化石模型悬挂在空中,两侧墙体上的彩绘生动再现了亿万年前的地球记忆,让人仿佛穿越回了侏罗纪时代。
馆内陈列的展品总计约6000件,每一件都承载着地球演化的秘密。其中不乏世界唯一的董氏中华猛龙骨骼化石标本、已知时代最早的有颌鱼类奇迹秀山鱼化石标本等珍品。这些化石不仅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更是向公众普及古生物学知识的生动教材。
中国古动物馆的建成,不仅为中科院古脊椎所的40万件化石标本提供了展示空间,更为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搭建了一个重要平台。在这里,化石的修复、重建、复原、研究以及最终的收藏,能够真正做到一条龙。未来,这里还将成为科普研究基地、科学研究中心和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一新一老,一文一理,直隶总督署和中国古动物馆,如同保定这座城市的两颗明珠,一个闪耀着历史的光芒,一个折射着科学的智慧。它们共同诉说着保定从历史走向现代,从传统迈向科技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