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开学了,如何预防常见春季传染病?这份小贴士请收好→
【提示】开学了,如何预防常见春季传染病?这份小贴士请收好→
新学期正值春季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开学后学生近距离频繁接触,大大增加了传染病的传播风险,家长、学校、孩子们不能松懈。一起来了解几种常见的春季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极易造成传播流行。
预防措施
学生和老师应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
1、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手肘等遮住口鼻;
2、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休息;
3、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38°,伴咳嗽或咽痛)的患者;
4、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
5、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居家休息,进行健康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
6、病情如出现进行性加重,尽快前往医院就诊,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学校应做好晨检,做好隔离与通风
1、加强校内晨检和全日观察;
2、对于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的学生,应及时居家,并严格按照复课标准返校;
3、加强教室、楼道的开窗通风,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钟。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最有效的措施
由于流感疫苗所含成分会因当年流行优势株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当年度的流感疫苗。进行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可以降低接种者感染流感的风险或者减轻流感症状。幼托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是优先推荐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好发于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它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主要表现为发热,厌食,口腔、手、足,及臀部出现疱疹或溃疡。
预防措施
减少易感人群暴露机会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家长应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在人群密集、空间密闭的场所可视情况佩戴口罩,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勤洗手:外出返家后、饭前便后、接触可疑污染物后,都应使用流水洗手;
2、多运动: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参加各类体育活动,促进孩子生长发育,增强自身免疫力;
3、重营养:家长和学校应注意合理搭配孩子的膳食营养。
病毒性腹泻
病毒性腹泻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感染性腹泻,主要由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引发,尤其以诺如病毒引发的病毒性腹泻占比较大。多为发烧、恶心、腹泻、呕吐等,也可见头痛、寒战和肌肉痛等症状。
预防措施
学校这样做
1、做好日常性消毒工作,落实好学校饮水设备、宿舍、多媒体教室等集体活动场所的消毒安全管理,加强晨检、巡检、缺勤缺课工作,如出现疫情,应暂停聚集性活动,并做好与家长的风险沟通等。
2、卫生老师或保育员平时应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发现发病学生时,按规范要求移除发病学生的呕吐物或排泄物,使用高氯消毒污染表面,消毒时做好个人防护,并向上级单位和辖区疾控中心报告情况;
3、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应具备合格的健康证,对食物进行加工、封装等操作中应严格遵守食品安全相关流程。加强食堂、制水和保洁人员健康状况监测。
家长这样做
家长应做好家庭卫生,储藏食物时生熟分开,烹饪食物时烧熟煮透,定期清洗饮水机等。孩子患病时,应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及时带孩子就医,做好居家休息。
学生这样做
平时应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正确洗手,勤剪指甲,瓜果蔬菜洗后再吃等。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报告老师,并尽快就医,不隐瞒病情。健康学生与发病学生应减少密切接触。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水痘在全年均可发生,冬春两季多见。儿童和青少年容易感染发病。
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是应对水痘的重要方式。如果健康状况允许,易感人群应接种水痘疫苗;
2、疾病流行期间,尽量不去人员密集和环境密闭的地方活动;
3、得了水痘的患者要立刻隔离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