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邯郸校园欺凌案引发热议:反校园欺凌法律知多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邯郸校园欺凌案引发热议:反校园欺凌法律知多少?

引用
澎湃
11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748651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466812
3.
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zcfg/zcfg_qtxgfl/202110/t20211025_574798.html
4.
http://psy.china.com.cn/2024-03/27/content_42738493.htm
5.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691580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2%AF%E9%83%B8%E5%88%9D%E4%B8%AD%E7%94%9F%E6%9D%80%E4%BA%BA%E6%A1%88
7.
https://www.lantai.cn/news_view.aspx?nid=2&typeid=5&id=692
8.
https://xbjk.ecnu.edu.cn/CN/10.16382/j.cnki.1000-5560.2017.02.005
9.
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643279.htm
10.
https://www.spp.gov.cn/spp/llyj/202111/t20211104_534496.shtml
11.
https://www.allbrightlaw.com/CN/10475/a99d7cc847c54e7b.aspx

近日,河北邯郸发生的一起校园欺凌案件震惊全国。3月10日,13岁初中生王子耀被三名同学骗至蔬菜大棚,遭受抢劫、殴打,最终被残忍杀害并掩埋。这起案件的施暴者均为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他们分工明确,一人回家拿铁锹,一人看守,一人望风,作案手段令人发指。

这起惨案再次引发了社会对校园欺凌问题的广泛关注。校园欺凌不仅严重威胁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更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面对校园欺凌,我们不能仅仅依靠道德谴责,更需要依靠法律的约束和制裁。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校园欺凌行为可能涉及多种法律责任:

  1. 民事责任:《民法典》第1179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此外,根据第1188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这意味着,校园欺凌的施暴者及其监护人需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

  2. 行政责任:《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6条规定,有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司财物以及其他寻衅滋事行为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对于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施暴者,可以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3. 刑事责任:《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意味着,严重的校园欺凌行为可能构成刑事犯罪,施暴者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对校园欺凌问题作出了专门规定。该法第39条明确要求学校建立学生欺凌防控机制,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学校发现学生欺凌行为的,应当立即制止,并按照规定进行调查、认定和处理;对相关未成年学生,应当给予及时的心理辅导和教育引导;对相关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给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

然而,法律的完善并不意味着校园欺凌问题的彻底解决。研究表明,校园欺凌对受害者和施暴者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副研究员王葵指出,校园欺凌对被欺凌者的影响不会随着欺凌终止而结束,可能会导致终生的心理创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助理教授孙锦露的研究也表明,被欺凌的未成年人普遍留下了心理创伤,自我评价体系受到伤害,严重影响个人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更令人担忧的是,施暴者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矫治,未来可能做出更严重的欺凌行为,甚至涉及刑事犯罪。因此,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家长需要建立开放的沟通环境,学校需要完善欺凌防控机制,社会需要营造尊重生命的氛围,政府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干预。

校园欺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共同面对和解决。让我们以邯郸校园欺凌案为警醒,加强对校园欺凌问题的关注和应对,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和谐、友善的成长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