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D-二聚体15.3?别慌!可能是血栓预警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D-二聚体15.3?别慌!可能是血栓预警

引用
MedSci-临床研究与学术平台
10
来源
1.
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8625e63528cc
2.
http://heart.dxy.cn/article/741814
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D-%E4%BA%8C%E8%81%9A%E4%BD%93
4.
https://www.tj-fch.com/system/2015/06/25/001607630.shtml
5.
https://www.medtrib.cn/post/detail/e3e58517-fe07-4a52-8113-2ab250504c31
6.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thrombophlebitis/diagnosis-treatment/drc-20354613
7.
https://rs.yiigle.com/cmaid/1473714
8.
https://www.medtrib.cn/post/detail/d58ab6ec-1406-4cb5-a63e-24579886badb
9.
https://www.bjhxzlyy.com/Html/News/Articles/187.html
10.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6935032/

D-二聚体水平高达15.3,这可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预警信号。作为反映血栓形成与溶栓活性的重要实验室指标,D-二聚体的升高可能暗藏风险,及时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应对方法至关重要。

01

什么是D-二聚体?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中的一种,主要在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过程中产生。当体内发生凝血时,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不溶性纤维蛋白,并通过因子XIII交联形成稳定的血凝块。随后,在纤溶酶的作用下,这些纤维蛋白会被降解,产生各种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其中就包括D-二聚体。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凝血和纤溶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D-二聚体含量很低。当体内出现异常凝血或纤溶活动时,D-二聚体水平就会升高,因此它被广泛用于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02

D-二聚体升高的临床意义

D-二聚体升高可能提示多种疾病风险,常见的包括:

  1.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是D-二聚体检测最常用的应用场景。血浆D-二聚体阴性可基本排除血栓性疾病。

  2. 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等,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会明显升高。

  3.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晚期妊娠组,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4. 恶性肿瘤:肿瘤患者常处于高凝状态,D-二聚体水平升高可作为病情进展和预后的判断指标。

  5.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D-二聚体是诊断DIC的特异性试验之一,其含量可升高10倍以上。

  6. 其他疾病:如主动脉夹层、严重感染、肾功能不全等也可能导致D-二聚体升高。

03

D-二聚体升高的原因

D-二聚体升高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情况:

  • 生理性升高:常见于妊娠期、老年人、新生儿、手术后以及长时间久坐等情况下,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 病理性升高:主要与血栓性疾病和非血栓性疾病相关。血栓性疾病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非血栓性疾病如感染、肿瘤、心衰等。

04

如何应对D-二聚体升高?

发现D-二聚体升高后,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医生可能会建议以下检查:

  • 超声波检查:用于诊断静脉血栓。
  • CT或MRI:用于检查肺栓塞或其他器官病变。
  • 血液检查:进一步评估凝血功能和其他相关指标。

治疗方法根据具体病因而定,常见的包括:

  1. 药物治疗
  • 血液稀释剂(抗凝血剂):如低分子量肝素、华法林等,用于防止血栓扩大。
  • 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用于溶解血栓。
  1. 物理治疗
  • 医用弹力袜: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血栓。
  • 间歇性气压治疗:促进下肢静脉回流。
  1. 手术治疗
  • 静脉曲张剥脱术:去除引起疼痛或复发性血栓的静脉。
  • 腔静脉过滤器植入:预防肺栓塞。

在医生指导下,患者还可以采取一些自我护理措施:

  • 热敷:缓解局部疼痛和炎症。
  • 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水肿。
  • 适度运动:避免长时间久坐或卧床。
  • 遵医嘱服药:按时服用抗凝药物,定期复查。

总之,D-二聚体升高是一个重要的健康预警信号,可能暗藏风险。但也不必过度恐慌,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果发现D-二聚体升高,请务必重视,但也要保持冷静,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