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4510-2024:新能源汽车维修维护新标准来了!
GB/T 44510-2024:新能源汽车维修维护新标准来了!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其维修维护需求日益凸显。为规范新能源汽车维修维护作业,提升维修维护质量,保障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可靠运行,GB/T 44510-2024《新能源汽车维修维护技术要求》应运而生。
新能源汽车维修维护面临挑战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603万辆,占汽车总量的2.1%。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将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将占据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
然而,新能源汽车在爆发式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在维护维修服务保障方面的诸多短板。由于新能源汽车在车辆系统组成、结构原理、故障模式、维修维护作业安全和作业内容等方面与传统燃油汽车存在较大差异,传统燃油汽车的维修维护工艺及相关作业操作规范不能直接套用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运行保障体系不完善、维修检测装备不完备、作业规范性较差、维修维护工艺不规范、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不足等问题逐渐暴露,亟需针对性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要求相关标准。
新标准出台:规范维修维护作业
GB/T 44510-2024《新能源汽车维修维护技术要求》的出台,为新能源汽车维修维护行业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该标准规定了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以及使用气态氢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维修维护技术要求,涵盖了一般要求、安全要求、维护作业项目及要求、维修及竣工技术要求等多个方面。
严格的安全要求
标准对维修维护作业的安全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例如,高压系统维修、周期维护作业需不少于2人协同操作,作业人员应遵守电工安全操作规范;操作前需进行静电释放,穿戴安全防护装备,使用绝缘防护功能的作业工具,严禁佩戴金属饰品作业。此外,还要求在进行高压系统维修、周期维护作业前,必须按照规定顺序对车辆进行断电,并确认动力蓄电池高压输出线路系统的正负极电压低于36V且绝缘电阻值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维护作业。
明确的维护作业项目
标准将维护作业分为日常维护和周期维护。日常维护主要包括车辆外观、内饰、仪表、灯光等可视部分的检查,以及充电系统、驱动电机系统、动力蓄电池冷却系统等关键部件的基本检查。周期维护则需使用诊断仪或专用检测设备对专用装置进行进厂检验,读取故障码,并根据驾驶员反馈的车辆技术状况确定附加作业项目,对车辆进行全面深入的检查和维护。
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该标准的实施将对新能源汽车行业产生深远影响。首先,它为新能源汽车维修维护行业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使维修企业和从业人员有了明确的依据和指导,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高行业整体的维修维护水平和服务质量。其次,严格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范,能够有效降低维修维护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车辆的运行安全,增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信心。此外,标准的实施将促使维修企业和相关技术人员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推动新能源汽车维修维护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高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未来展望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维修维护标准也将不断完善和更新。GB/T 44510-2024《新能源汽车维修维护技术要求》的出台,不仅为当前新能源汽车的维修维护提供了规范和指导,更为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标准的引领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