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苏东坡笔下的惠州鹅城:一段千年文化因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苏东坡笔下的惠州鹅城:一段千年文化因缘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695518967_120084
2.
https://new.qq.com/rain/a/20220108A03T3000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3%A0%E5%B7%9E%E5%B8%82/2626655
4.
https://www.sohu.com/a/536565325_121072988
5.
http://www.huizhou.cn/news/newsc_counties/newsc_hz/202401/t20240130_1548486.htm
6.
https://www.ourchinastory.com/cn/10112/%E6%B9%BE%E5%8C%BA%E7%99%BE%E7%A7%91%EF%BD%9C5%E4%B8%AA%E6%95%B0%E5%AD%97%E5%B8%A6%E4%BD%A0%E8%AE%A4%E8%AF%86%E6%83%A0%E5%B7%9E%20%E5%B2%AD%E5%8D%97%E5%90%8D%E9%83%A1%E4%B8%BA%E4%BD%95%E5%8F%AB%E2%80%9C%E9%B9%85%E5%9F%8E%E2%80%9D%EF%BC%9F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3%A0%E5%B7%9E%E5%B8%82
8.
http://www.hznews.com/qnhz/whhc/202103/t20210302_1444230.shtml
9.
http://ysln.ycwb.com/content/2021-03/19/content_1541369.htm

惠州,素有“岭南名郡”之称,更以其独特的别名“鹅城”闻名于世。这一别称,不仅承载着千年古城的历史记忆,更凝结着一代文豪苏东坡的文采风流。

01

“鹅城”的传说与历史渊源

关于“鹅城”之名,流传最广的是唐代养鹅业发达的说法。据史料记载,唐朝时期,惠州地区养鹅业极为兴盛,养鹅人多达数万,因此得名“鹅城”。这一说法在清代归善知县蔡梦麟的《重修东坡祠记》中亦有提及。

然而,“鹅城”之名的真正走红,却与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密切相关。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惠州,在此寓居两年八个月。期间,他不仅留下了587篇诗词杂文,更在《白鹤新居上梁文》中首次以文字记载“鹅城”,使这一称呼广为人知。

02

苏东坡笔下的惠州

苏轼初到惠州时,对这座岭南古城充满了忐忑与期待。他在《惠州一绝》中写道:“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惠州物产的丰饶,更流露出苏轼对惠州生活的喜爱与留恋。

寓惠期间,苏轼不仅以诗文记录惠州的风土人情,更积极投身地方建设。他先后修建了东新桥、西新桥和苏堤,改善了惠州的交通状况。其中,西新桥以“坚完宏伟,观者咨叹”的气势雄踞惠州西湖六桥之首,成为惠州的重要地标。

03

苏轼与惠州的文化渊源

苏轼在惠州的两年八个月,不仅是他个人创作的高峰期,更为惠州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与惠州的渊源,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寓居关系,而是形成了一种双向的文化滋养。

惠州的山水风物激发了苏轼的创作灵感,而苏轼的诗文又为惠州增添了文化魅力。正如清代归善知县蔡梦麟所言:“寓惠三年,善政善教,百代咸观法焉。”苏轼的人格魅力与文化贡献,使他成为了惠州文化的重要象征。

04

“鹅城”:一座城市的文脉传承

“鹅城”之名,从唐代的养鹅业到宋代苏轼的诗文,再到现代的文化符号,见证了惠州历史的变迁。如今,惠州人以“鹅城”为傲,不仅因为其历史渊源,更因为它承载了苏轼与惠州那段难忘的文化因缘。

漫步惠州街头,随处可见苏轼的印记:东坡祠、苏堤、朝云墓……这些文化遗存,不仅是对苏轼的纪念,更是惠州千年文化传承的见证。正如苏轼在《思无邪斋铭》中所说:“浩然天地间,惟我独也正。”这种文化自信与人文精神,早已深深融入惠州的城市血脉之中。

惠州“鹅城”的别称,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地名,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文化的传承。它承载着惠州千年古城的记忆,也凝聚着苏轼与惠州那段难忘的文化因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