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探访南京:明城墙下的千年风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探访南京:明城墙下的千年风华

引用
携程旅行网
10
来源
1.
https://you.ctrip.com/travels/nanjing9/4003235.html
2.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45954f710102xc4s.html
3.
https://www.sohu.com/a/332748009_100021401
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D%97%E4%BA%AC%E6%98%8E%E5%9F%8E%E5%A2%99/3265272
5.
https://www.sohu.com/a/416954951_384664
6.
https://www.ynjjjc.gov.cn/html/2019/lianshijingjian_0816/71923.html
7.
http://nj.bendibao.com/xiuxian/20201119/97538.shtm
8.
https://m.nj.bendibao.com/jingdian/mingchengqiangcjhii/zhoubian/
9.
http://news.jstv.com/a/20200613/1592037425337.shtml
10.
https://jssdfz.jiangsu.gov.cn/n95/20220413/i17164.html

南京明城墙,这座始建于1366年的宏伟建筑,历经650余年沧桑,依然巍然屹立。作为世界上现存最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城垣,它不仅是南京的地标性建筑,更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杰出代表。

明城墙全长35.3公里,高14-21米,底部宽14.5-18.5米,顶部宽8-12米,规模之宏大令人叹为观止。城墙采用巨型城砖砌筑,每块城砖长40厘米,宽20厘米,厚10厘米,重达20公斤。更令人称道的是,城墙砖之间采用了糯米汁、桐油和石灰的混合物作为粘合剂,使得城墙历经数百年风雨依然坚固如初。

城墙的建造过程堪称中国古代工程管理的典范。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实行“物勒工名”制度,每块城砖上都刻有制造者和负责官员的名字,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可以追溯到责任人。这种严格的质量管理,加上百万筑城人员的辛勤付出,最终造就了这座举世闻名的城墙。

游览明城墙,可以从多个登城口进入。其中,神策门至太平门段、东水关至集庆门段、富贵山至蓝旗街段和清凉门至中央门段是最主要的游览线路。每条线路都有其独特之处,沿途分布着众多景点,如玄武湖、鸡鸣寺、夫子庙等,让游客在欣赏城墙的同时,也能领略南京的其他名胜古迹。

关于明城墙,还有许多动人的传说。相传朱元璋在选择京城位置时,梦见太白金星告诉他要选有一百个山头的地方。朱元璋本想选六合冶山,但发现只有九十九个山头,于是刘伯温建议将冶山移到南京,最终选定南京作为都城。

聚宝门(今中华门)的建造也有一段传奇故事。据说城墙屡建屡坍,刘伯温献计要朱元璋使用沈万山的聚宝盆,将其埋在城墙下,城门才得以建成。而太平门至水西门之间的矮城墙,则是因为太平县民工用荷叶将脸洗黄,谎称得了黄病,朱元璋体恤民情,免除了他们的造城任务,这段城墙因此比其他地方矮了一截。

明城墙不仅是军事防御设施,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每年正月十六,南京人都有“爬城头,踏太平,走百病”的民俗,这一传统延续至今。站在城墙上,俯瞰南京城的繁华景象,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不禁让人感叹这座城市的魅力。

南京明城墙,这座见证了六朝兴替的古老建筑,如今已成为南京人生活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漫步城墙之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脉搏。如果你来南京旅游,一定不要错过这座承载着千年风华的明城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