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国家典籍博物馆: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国家典籍博物馆: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引用
新华网
9
来源
1.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2524540cb034b847735560b00d6f1d7f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1560012
3.
https://s.visitbeijing.com.cn/attraction/118314
4.
http://www.news.cn/expo/20250210/048a70d736be4bf9b7d9c791d5736b4c/c.html
5.
http://www.yixu.net/news/show-ufizflhyuq.html
6.
http://www.ctnews.com.cn/paper/content/202306/19/content_80604.html
7.
https://www.beijing.gov.cn/renwen/zt/gjdjbwg/yw/202406/t20240629_3733244.html
8.
https://old.shuge.org/dian-ji-bo-wu-guan/
9.
https://m.bj.bendibao.com/news/327761_2.html

近期,国家典籍博物馆推出多场重磅展览,包括“亘古巨制 煌煌文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展”、“《百年巨匠》文献展”以及“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等,吸引众多参观者前来观展。

其中,“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尤为引人注目。该展览汇集了殷商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遗书和明清内阁大库档案等珍贵文物,展出面积近3000平方米,展出了249种、382件珍贵文物文献。

01

殷商甲骨:揭秘最早成熟文字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殷墟甲骨的发现使商代从典籍记载变成了信史。国家图书馆收藏甲骨35651件,约占存世总量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甲骨藏量最多的单位。展览通过甲骨实物、考古发掘资料图片等,展示了甲骨文的契刻载体、整治过程以及商代社会生活风貌。

02

居延汉简:还原边塞戍边生活

居延汉简是汉代边塞屯戍档案文书,真实展现了汉代边塞戍边吏卒的工作生活面貌。展览通过“立体画卷”、“姓属林”等互动场景,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两千年前的边塞,感受戍边吏卒的艰辛与勇武。

03

敦煌遗书:展现丝绸之路文化交融

敦煌遗书是1900年在甘肃敦煌莫高窟发现的4世纪至11世纪的古写本及印本,内容涉及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多个领域,是研究中古中国、中亚、东亚、南亚历史的珍贵资料。

04

明清档案:见证国家治理变迁

明清档案是明清两朝中央政府在处理军政要务时形成的原始记录,是研究明清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展览通过展示这些档案,揭示了明清时期国家治理的变迁。

除了“四大发现”展,馆内还珍藏了许多重要古籍。如司马光《资治通鉴》真迹残稿,展现了宋代书法艺术的精湛;宋代陈宅书籍铺刻本《唐女郎鱼玄机诗集》,是研究唐代女性文学的重要资料。


为了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古籍文化,国家典籍博物馆推出了多项互动体验项目。其中,“故纸修复师·碎丹青”沉浸式解谜游戏最受欢迎。参与者以“古籍修复工作者”的身份,通过推理和修复古籍,深入了解古籍背后的历史故事。

此外,博物馆还推出了“牛津话绘本世界沉浸式互动体验”展览,通过双语策展形式,融合权威知识与温馨故事,为少年儿童带来新颖有趣的阅读体验。

国家典籍博物馆通过这些展览和互动体验,不仅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和学习古籍文化的重要平台。无论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成人,还是希望开拓视野的青少年,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之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