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港地铁四号线:适老化设计让通勤更轻松
京港地铁四号线:适老化设计让通勤更轻松
京港地铁四号线是北京地铁网络中一条重要的南北干线,全长28公里,共设24座车站,贯穿丰台、西城、海淀三个行政区。作为北京轨道交通路网中的一条主干线,四号线途经大型居民生活区、科教区、商业区和旅游景点,日均客流量巨大。
适老化设计的贴心之处
为提升老年人的出行体验,京港地铁四号线在多个方面进行了适老化改造。2022年冬残奥会前夕,四号线在国家图书馆站、角门西站、陶然亭站、平安里站、海淀黄庄站等车站,充分考虑到行动不便乘客的行进路线,在站台离直梯最近的车门位置,增添了尺寸更大、颜色更鲜明的无障碍标识。这些标识能够更好地引导有需要的乘客使用无障碍设施。
此外,四号线的列车上配备了轮椅渡板,工作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能够为使用轮椅的乘客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车站内还设有优先座椅,供老年人和特殊需求乘客使用。购票方面,四号线支持现金充值和移动支付等多种方式,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
政策引领下的持续改进
适老化改造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在此背景下,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了适老化无障碍出行环境建设改造的目标任务。
北京地铁积极响应政策要求,持续优化适老化服务。例如,在地铁列车车厢增设专门的轮椅空位,并设置轮椅区域标识和安全带;在车站配备轮椅渡板,帮助坐轮椅的乘客顺畅进出车厢。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老年人的出行体验,也为其他特殊需求乘客提供了便利。
乘客体验与改进建议
尽管四号线在适老化设计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但在实际运营中仍面临一些挑战。早晚高峰时段,部分车站客流量较大,车厢内较为拥挤,老年人上下车和寻找座位可能存在一定困难。此外,个别老年人在乘车时存在不文明行为,如抢占座位等,影响了其他乘客的出行体验。
为更好地服务老年人群体,京港地铁公司计划招募社会志愿者进行现场引导,并请地铁公司各站的现场人员协助解决临时性问题。同时,公司还计划通过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向老年乘客演示正确的自助机操作流程,帮助他们更好地使用地铁服务。
未来展望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公共交通的适老化改造将越来越重要。京港地铁四号线的适老化设计为其他城市和线路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创新性的适老化服务,如智能导乘系统、个性化出行规划等,让公共交通真正成为老年人出行的首选。
京港地铁四号线的适老化设计体现了城市公共交通的人文关怀。通过不断优化硬件设施和服务流程,四号线正在努力打造一个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让每一位乘客都能享受到贴心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