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古城墙:千年风华的秘密
赣州古城墙:千年风华的秘密
赣州古城墙,这座屹立了千年的砖石巨构,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北宋城墙之一,也是赣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它不仅见证了赣州2200多年的历史变迁,更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价值,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千年古城的历史见证
赣州古城墙的建造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但现存的城墙主要建于北宋年间。这座城墙的形成和发展,与四位历史人物密切相关。
东晋南康郡太守高琰是赣州城建设的开创者,他在公元349年(东晋永和五年)开始夯土筑城。五代时期的卢光稠将赣州城扩大了约两倍,奠定了王城的规模。北宋嘉祐年间的赣州知州孔宗翰用铁水浇固城墙石基,开始用砖石改砌城墙,并在三江交汇处建造了八境台。另一位北宋虔州知州刘彝则完善了城内的福沟、寿沟等排水系统,解决了江水倒灌的问题。
经过南宋、元、明、清、民国时期的不断修缮和加固,赣州城墙最终形成了一道周长13华里、高大雄伟的防御体系。城墙平均高7米,从东门至西门长3.6公里,垛墙、炮城、马面、城门都保存完好。
独特的建筑特色与文化价值
赣州古城墙全长3664米,城高5-7米,城面宽4-6米。城墙沿章江和贡江蜿蜒而建,形成了独特的江城景观。现存的北门、西津门、建春门和涌金门四座城门,以及八境台和西津门两座炮城,都是古代军事防御的重要设施。
城墙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保存完好的铭文砖,共计521种,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最晚的则刻于中华民国四年(1915年)。这些铭文砖不仅记录了城墙的修建历史,也反映了赣州历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赣州古城墙不仅是军事防御的象征,还兼具城市防洪的功能。城墙下的福沟、寿沟等排水系统,以及12座水窗,有效地解决了江水倒灌的问题,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旅游攻略:如何游览赣州古城墙
赣州古城墙全天免费开放,最佳游览时间是春秋季节,此时天气凉爽,景色宜人。游客可以从市中心出发,步行前往城墙,沿途可以欣赏赣州的市井风情。
登上城墙,可以俯瞰赣州全景,包括章江、贡江的交汇处,以及远处的山峦。城墙上的观光平台是拍照留念的好地方,可以捕捉到赣州最具代表性的城市风貌。
游览古城墙时,建议穿着舒适的鞋子,因为城墙全长3.6公里,需要一定的体力。同时,不要错过城墙上的铭文砖,这些砖块上的文字记录了赣州的历史,是了解赣州文化的重要窗口。
周边配套服务
古城墙周边有多家酒店和民宿可供选择,如赣州市章贡区中山路金山工艺品店对面的赣南宾馆,以及观己·拙然居民宿等。餐饮方面,附近有小财神·老派赣州菜、彩之景粤菜酒楼等,可以品尝到地道的赣南美食。
交通方面,游客可以选择乘坐K2路或K3路公交车到八境路口站下车。自驾游客可以从广州、佛山、中山、东莞、深圳等地出发,经大广高速到达赣州南收费站,然后沿新赣州大道、长征大道到达八境路。
赣州古城墙不仅是赣州的地标,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它见证了赣州从东晋到民国的沧桑变迁,承载了赣州人民的智慧与勇气。今天,这座千年古城墙依然屹立不倒,向世人诉说着赣州的辉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