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展现运河文化的多样风貌与丰富内涵
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展现运河文化的多样风貌与丰富内涵
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是一座展现运河文化的博物馆,通过数字体验区和多个展厅,展现了运河文化的多样风貌与丰富内涵。博物馆的展线布局合理,疏密相间,展品内容丰富多样,阐释详尽。目前,该博物馆已设有1个数字体验区(序厅),以及2个常设展览和2个专题展览,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运河文化体验。
序厅《北向的漕船编队》
踏入序厅《北向的漕船编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宏大的弧幕。置身于屏幕前,仿佛乘坐着一艘游船,从北向南穿越运河,沿途欣赏各城市的壮丽风光。这一展示手法生动再现了京杭运河漕运的鼎盛景象。
序厅中,九个喷水龙头被精心布置,它们象征着大运河最北方的水源地——北京昌平白浮泉遗址。同时,两个桥拱的造型则代表了大运河南端的标志性建筑——拱宸桥,寓意着这条千年运河从北京出发,历经沧桑,最终流淌至杭州。
第一展厅:《沟通南北:大运河的开凿、变迁与影响》
该展厅通过“大运河的开凿”与“大运河与漕运”两个单元,深入探讨了各朝代对大运河的开凿与治理,以及漕运体系随时间推移的持续发展。这一展厅紧紧围绕“大运河”这一核心主题,为观众呈现了一部生动的大运河历史画卷。
大运河的开凿历史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开创了阂沟,为运河的初步形成奠定了基础。随后,隋炀帝时期,南北大运河得以凿通,这一阶段标志着运河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最后,元代京杭大运河的贯通,则标志着运河体系最终形成,并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变迁历史,展现了人们对大运河不断探索与治理的历程。
第一单元以大运河的开凿时间为脉络,从春秋战国时期邗沟的诞生,到如今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延续,全面展现了这条人工河道两千年的沧桑变迁。
第二单元以大运河的核心功能——漕运为贯穿,详细剖析了漕运管理、漕粮征收、漕船建造、漕运路线、漕仓京仓以及漕河商运等六个关键环节,从而生动描绘了大运河在历史上那段波澜壮阔的漕运画卷。
大运河开凿变迁历史
第二展厅:《因河而兴:大运河与杭州城的故事》
该展厅以“秦汉隋唐的运河与杭城”“五代北宋时期的运河与杭城”“南宋时期的运河与杭城”“元明清时期的运河与杭城”四个单元,详细讲述了大运河对杭州城市发展的深远影响。
以大运河与杭州的紧密关系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杭州的自然景观、城市风貌、运河水系、都市布局以及人文科技等多个方面,从而全面展现和解读这座城市因河而兴的独特魅力。
大运河与杭州城的关系
杭州城市风貌
第三展厅:《运河综保 杭州样板》
这里,我们将概述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杭州段)的基本情况,展示大运河杭州段的保护规划与利用策略,并走进开放的运河博物馆,深入剖析大运河杭州段的各个遗产点、段。同时,还将介绍大运河申遗前后,杭州在综合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果。
大运河杭州段保护规划
第四展厅:《千年运河 源正流清》
通过文学、艺术、民俗、工艺以及船桥码头等多个角度,全面展现运河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