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教你识别职场中的“向火乞儿”
张九龄教你识别职场中的“向火乞儿”
“向火乞儿”这个成语出自五代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原指靠近火堆取暖的乞丐,后被唐代宰相张九龄用来比喻那些趋炎附势、依赖权贵的官员。张九龄曾批评朝中官员依附权臣杨国忠的现象,称这些人为“向火乞儿”,预言他们将如失去火源的乞丐般无助。后来安史之乱爆发,杨国忠及其党羽倒台,张九龄的话果然应验。
在当今职场中,这种“向火乞儿”式的人物依然存在。他们主要表现为:
- 拍马屁、阿谀奉承:对上级极尽讨好之能事,却忽视了自身能力和团队协作
- 为现状辩护:缺乏独立思考,总是为现有制度和决策辩护,即使明知不合理
- 见风使舵:随波逐流,没有原则和立场,只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这种行为对个人职业发展极为不利。正如张九龄所言,一旦“火尽灰冷”,这些趋炎附势者必将面临困境。在职场中,如果一味依赖上级或权力,忽视了自身能力的提升,最终只会被时代淘汰。
相比之下,在健康的职场环境中,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应该是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关系。以英国职场为例,那里的管理者往往展现出“以人为本”的领导力:
支持员工个人需求:在英国一家精品店工作时,当员工提出希望获得更多休假和加薪的要求时,主管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在每月排班时特意避开员工需要休假的日子。当员工需要回国办理婚礼时,主管甚至主动争取了长达三周的连续假期。
危机处理中的担当:在牛津学院工作时,一位员工在活动现场上传限时动态时,不小心使用了错误的拉丁文词汇。主管没有责备,而是温柔地写了一封解释信,详细说明了相关词汇的用法,并特别用中文署名“姐姐”,让员工感受到关怀而非责备。
服务型领导力的体现:在学院接待总机部门,主管为了让大家都能参加圣诞派对,主动安排自己在派对当天留守。日常工作中,他也总是优先考虑员工福利,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这些案例表明,一个健康、积极的职场环境应该鼓励员工保持独立性,而不是培养“向火乞儿”。作为职场人,我们应该:
- 坚持原则,不盲目追随权力
- 提升自身能力,不依赖他人
- 敢于表达真实想法,不为现状辩护
-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不丧失独立性
在职场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张九龄一样,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品格,不被短期利益所迷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职业生涯中走得更远,避免成为那个一旦“火尽灰冷”就无所依靠的“向火乞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