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王国维:成大事者之三大境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王国维:成大事者之三大境界

引用
1
来源
1.
https://xueqiu.com/4583899269/306746156

在追求学问和事业成功的道路上,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了著名的“成大事者之三大境界”理论。这一理论不仅揭示了成功的内在规律,更为现代人提供了宝贵的人生启示。

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王国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全才,他在文学、史学、哲学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

王国维曾提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历三种境界。这一论述不仅揭示了追求学问和事业成功的内在规律,也是对我们个人成长的重要启示。

第一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简析

这一境界描述了追求者的初始阶段,即在追求学问或事业之初,需要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

就像秋风吹落了绿叶,追求者可能会遭遇失败和挫折,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追求者需要拥有坚定的信念,独自站在高楼上,眺望远方,确定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职业发展,初入行者都会遇到各种挑战和不确定性。这一阶段强调的是确立目标和方向的重要性,即使前路漫长且充满未知,也要勇于攀登高峰。

出处

这句话实际上是王国维自己创作的,用来形象地描述追求学问和事业的第一阶段。

虽然这句话不是直接出自某一首古典诗词,但它借用了宋代词人晏殊《蝶恋花》中的意境。晏殊的原诗句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断天涯路。”(《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作者/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断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第二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简析

这一境界描述了追求者在明确目标后,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和牺牲。为了实现目标,追求者可能会变得消瘦憔悴,但这种付出是出于对理想的热爱和执着,即使牺牲健康也在所不惜。

现实意义

在实际生活中,无论是学习一项新技能还是追求一项事业,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这一阶段提醒我们,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最终达到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失去一些东西,但正是这些牺牲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

出处

这句话出自宋代词人柳永的《凤栖梧》(又名《蝶恋花》)。原诗句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作者/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简析

这一境界象征着追求者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价值所在。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探索之后,追求者会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此时,内心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现实意义

在不断努力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忽视身边的美好事物。这一阶段告诉我们,当我们回首过往,会发现原来自己早已站在了成功的彼岸。

它提醒我们要珍惜过程中的每一步,因为真正的成就往往在不经意间到来。

出处

这句话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原诗句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元夕》

作者/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结语

王国维的“成大事者”三大境界不仅是对学问和事业追求的一种总结,更是对人生价值观的一种深刻反思。

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在学术领域还是职场生涯,这三种境界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精神指引。

它们提醒我们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既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又要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并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满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