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王献之和孔融教你如何读懂古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王献之和孔融教你如何读懂古文

引用
百度
9
来源
1.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991537162656350907.html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D%94%E8%9E%8D%E8%AE%A9%E6%A2%A8/753116
3.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894676883641252140.html
4.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75795280.html
5.
https://www.sohu.com/a/76552188_426079
6.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7580600.html
7.
https://m.qidian.com/ask/qfosktukghv
8.
https://m.gushiwen.cn/shiwenv_f7c972105651.aspx
9.
https://m.aoshu.com/qwly/lsgs/index_7.shtml

在古代文言文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记载了名人的童年趣事。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两位古代名人的故事:王献之和孔融。这两个故事不仅有趣,还能帮助我们学习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01

王献之的清高与固执

王献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他拜访谢安时发生的一段趣事:

献之诣安,值安与客围棋。献之在坐,安与客共谈,不与献之言。献之去后,安问左右:“献之何如?”左右曰:“清高特立,然固执太过,伤其自然。”

这段文字虽然简短,但包含了丰富的文言文知识点:

  • 通假字:无
  • 古今异义词
    • “诣”:古意为拜访,今意为到某地去
    • “值”:古意为恰逢,今意为值班
    • “坐”:古意为座位,今意为坐下
  • 词类活用:无

这个故事展现了王献之的清高性格。他去拜访谢安,谢安正与客人下围棋,没有与他交谈。献之离开后,谢安问左右:“献之怎么样?”左右回答说:“他确实清高特立,但过于固执,这会损害他的自然天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名人,也有其性格上的缺点。王献之的清高固然可贵,但过于固执就显得不够随和了。

02

孔融的谦让与机智

孔融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孔子的二十世孙。《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他四岁时让梨的故事:

孔融四岁,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这个故事同样包含了丰富的文言文知识点:

  • 通假字:无
  • 古今异义词
    • “法”:古意为按照礼法,今意为法律
    • “当”:古意为应该,今意为正当
  • 词类活用:无

这个故事展现了孔融的谦让精神。他四岁时与兄弟们一起吃梨,总是拿最小的。大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是小孩子,按照礼法应该拿小的。”因此,宗族的人都认为他是个奇才。

但是,孔融也有调皮的时候。有一次,他的父亲在午睡,小儿子偷偷去喝酒。大儿子说:“你怎么不先礼后兵就喝酒?”小儿子回答:“偷酒喝,哪里还要行礼!”

这个故事展现了儿童的顽皮和机智,也体现了古代家庭生活的趣味。

03

如何读懂古文

通过这两个故事,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 理解背景: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有助于理解文意。比如王献之的故事发生在东晋时期,孔融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

  2. 朗读练习:注意音调和节奏,通过反复练习把握文言文的韵味。比如“献之诣安,值安与客围棋”这句话,要注意停顿和语调。

  3. 对比分析:将古文与现代汉语进行对比,更好地理解古文的特殊表达方式。比如“诣”和“拜访”的区别,“值”和“恰逢”的区别。

  4. 积累词汇:通过阅读不断积累文言文词汇,特别是古今异义词和通假字。

  5. 思考讨论:像我们刚才分析的那样,多思考故事背后的含义,多与他人讨论,可以加深理解。

通过这些方法,相信你也能像王献之和孔融一样,成为文言文的小专家!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