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必看!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大汇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考必看!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大汇总
引用
知乎
等
18
来源
1.
https://zhuanlan.zhihu.com/p/398408642
2.
https://wenku.docs.qq.com/detail?docId=NWpz5TZWyx&docType=0
3.
https://www.sohu.com/a/342479565_529137
4.
https://abg.baidu.com/wview/a000f534f111f18583d05ab8
5.
https://www.sohu.com/a/343203877_661259
6.
https://www.sohu.com/a/343135375_682689
7.
https://zhuanlan.zhihu.com/p/398019659
8.
https://www.sohu.com/a/424559578_661259
9.
https://zhuanlan.zhihu.com/p/398015385
10.
https://wenku.docs.qq.com/detail?docId=ypsHc5XCDy&docType=0
11.
https://m.doc88.com/p-67816115205256.html
12.
https://m.zxxk.com/soft/12895473.html
13.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1210/14/723238_878739352.shtml
14.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207/02/5315_890203191.shtml
1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107/14/40070800_884708829.shtml
16.
https://m.7cxk.com/p-584880.html
1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325/11/61619851_823999346.shtml
18.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123/23/1597421_1014636252.shtml
中考在即,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初中语文文言文部分,我们整理了部编版教材中的所有重要知识点。这些内容涵盖了七至九年级的所有重点篇章,从《世说新语》两则到《论语》十二章,每一个细节都不容错过。通过这份详细的梳理资料,你可以轻松掌握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以及各种文言实词的用法,为即将到来的中考做好充分准备。赶快收藏并分享给你的小伙伴们吧!
01
七年级上册
《世说新语》两则
- 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由南朝刘义庆组织编写,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 通假字:
- “尊君在不”中的“不”同“否”,表示疑问。
- 古今异义词:
- “儿女”古指子侄辈,今指儿子和女儿。
- “去”古意为离开,今意与“来”相对。
- 词类活用:
- “期行”中“期”名词用作动词,意为约定。
- “门外戏”中“门”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玩耍。
《论语》十二章
- 文学常识:《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 重点字词:
- “学而时习之”中的“时”意为按时。
- “吾日三省吾身”中的“日”名词用作状语,每天。
- “温故而知新”中的“故”指旧知识,“新”指新知识。
02
七年级下册
《孙权劝学》
- 文学常识:选自《资治通鉴》,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史书。
- 重点字词:
- “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 “蒙辞以军中多务”中的“辞”意为推托。
- “及鲁肃过寻阳”中的“及”意为等到。
《木兰诗》
- 文学常识: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讲述了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 通假字:
- “对镜帖花黄”中的“帖”同“贴”。
- 古今异义词:
- “阿爷无大儿”中的“爷”古指父亲。
- “双兔傍地走”中的“走”古意为跑。
03
八年级上册
《三峡》(郦道元)
- 文学常识: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
- 重点字词:
- “略无阙处”中的“阙”同“缺”,空隙、缺口。
- “至于夏水襄陵”中的“至于”是两个词,动词“至”和介词“于”。
- “虽乘奔御风”中的“虽”古义为即使。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 文学常识: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思想家,著有《陶隐居集》。
- 古今异义词:
- “四时俱备”中的“时”古义为季节。
- “晓雾将歇”中的“歇”古义为消散。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 文学常识: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 古今异义词: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但”古义为只是。
- “念无与为乐者”中的“念”古义为考虑、想到。
04
八年级下册
《桃花源记》(陶渊明)
- 文学常识:陶渊明,东晋诗人,开创了田园诗派。
- 重点字词:
- “缘溪行”中的“缘”意为沿着。
- “仿佛若有光”中的“仿佛”古义为隐隐约约。
- “便要还家”中的“要”同“邀”,邀请。
《小石潭记》(柳宗元)
- 文学常识: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古今异义词:
- “乃记之而去”中的“去”古义为离开。
- “隶而从者”中的“隶”古义为跟随。
《北冥有鱼》(庄子)
- 文学常识:庄子,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 重点字词:
- “怒而飞”中的“怒”意为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中的“海运”指海动。
05
九年级上册
《岳阳楼记》(范仲淹)
- 文学常识: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
- 重点字词:
-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指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 “政通人和”中的“和”指百姓和乐。
- “百废具兴”中的“具”同“俱”,全,皆。
《醉翁亭记》(欧阳修)
- 文学常识: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古今异义词:
- “野芳发而幽香”中的“芳”古义为花。
- “醉翁之意不在酒”中的“意”古义为情趣。
《湖心亭看雪》(张岱)
- 文学常识: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著有《陶庵梦忆》等。
- 重点字词:
- “是日更定矣”中的“更定”指晚上八时左右。
- “余拏一小舟”中的“拏”同“桡”,撑(船)。
06
九年级下册
《鱼我所欲也》(孟子)
- 文学常识:孟子,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 重点字词:
- “所欲有甚于生者”中的“甚”意为超过。
-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中的“万钟”指高官厚禄。
《曹刿论战》(左传)
- 文学常识:《左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的编年体史书。
- 古今异义词:
- “牺牲玉帛”中的“牺牲”古义为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 “小大之狱”中的“狱”古义为案件。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 文学常识:《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
- 重点字词:
- “邹忌修八尺有余”中的“修”意为身高。
- “朝服衣冠”中的“服”意为穿戴。
07
学习建议
- 理解记忆:不要死记硬背,要理解每个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 反复练习:通过做题和背诵加深印象,特别是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
- 联系上下文: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记忆重点字词,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 归纳总结:将相同类型的字词放在一起比较,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
通过系统梳理这些知识点并结合实际练习,可以更好地掌握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要求。希望这份资料能帮助大家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热门推荐
河口这座边境小城,尽显异域风情
蔡徐坤Angelababy游艇照引热议,黄旭熙晒照澄清:只是跑男团建
莲子的多样吃法与营养价值,提升生活品质的美味选择
夏天,莲子和红枣“天生一对”,搭配一起吃,养心安神,一觉到天亮
无糖口香糖会让人放屁?Cell最新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的又一重要功能
南部学校周边小卖部,竟卖带电的玩具
86版《西游记》特效揭秘:那些年我们被“仙气”骗了
从86版《西游记》看经典改编的魔力
瘦西湖:《西游记》的起点与永恒的影视地标
蜈蚣为什么不能打死?家里有蜈蚣怎么办?
陈秀老与辣子鸡:一道菜的传奇历程
重庆辣子鸡:美味与健康的完美融合
家庭版辣子鸡:川菜中的经典美味
川菜大厨教你做正宗辣子鸡
智能涂料:未来的环保新宠
海南沉香拥抱新蓝海
黄花梨产业传承与文化创新论坛探讨海南黄花梨创新之路该怎么走
南宋小冰河期:文化记录里的生存智慧
南宋小冰河期:杭州西湖竟结冰!
南宋小冰河期:一场持续百年的气候考验
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职业安全新宠
北宋的改革之路:从庆历新政到熙宁变法
岳飞秦桧谁更冤?历史学家们吵翻了!
从《知否》看宋史的文化魅力
沉香,预防治疗冠心病、心脑血管等疾病
疫苗接种有哪些推进策略?
秋冬感冒高发季,如何告别鼻腔异味?
秋冬感冒高发季:鼻腔异味的秘密
自我实现:找到你的生活意义
萨特告诉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