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五一景区插队风波:从法律到心理的多维解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五一景区插队风波:从法律到心理的多维解读

引用
中国广播网
11
来源
1.
https://news.cnr.cn/native/gd/20230503/t20230503_526239077.shtml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B%8E%E4%BC%97%E8%A1%8C%E4%B8%BA/4469297
3.
https://new.qq.com/rain/a/20230504A066GY00
4.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4475409
5.
http://xxgk.jccq.gov.cn/qzf/cqsfj/fdzdgknr/ggflfwly/flzxfw/202305/t20230522_1797858.shtml
6.
https://www.xw93.com/post/2357813.html
7.
https://www.xw93.com/post/894476.html
8.
http://www.yzwb.net/zncontent/2921626.html
9.
https://finance.sina.cn/2023-05-04/detail-imysrkcr3318847.d.html
10.
https://whly.gd.gov.cn/special/xy/zfjd/content/post_4037812.html
1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E%9E%E7%9C%BE%E8%A1%8C%E7%82%BA

2023年五一假期期间,浙江金华横店影视城发生了一起引发全网热议的插队事件。一对婆孙在景区门口试图插队,被后方游客制止后情绪失控,爆粗口回应"我就要插队,我们不是好惹的"。这一幕被现场游客拍摄并上传至网络,迅速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网络上出现了各种针对婆孙二人的行为。一些网友不仅在网上批评她们,还进行了"人肉搜索",曝光了二人的个人信息;更有甚者将她们的形象制作成漫画车贴进行售卖。这些行为引发了关于网络曝光、隐私权保护和网络暴力边界的广泛讨论。

法律视角:网络曝光与隐私权边界

面对插队等不文明行为,群众是否有权拍摄并发布到网上?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韩旭认为,在公共场所拍摄他人不文明行为并不侵犯隐私权,因为隐私是指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北京市律师协会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专业委员会主任陈猛也表示,对于不文明和违法行为进行网上曝光属于舆论监督,只要手段合理、目的正当,就不存在侵权问题。

然而,当网络曝光演变为"人肉搜索"、持续跟踪拍摄甚至制作表情包售卖时,情况就变得复杂。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马丽红指出,如果网友制作的表情包涉嫌丑化、污损当事人形象,可能构成对其肖像权的侵犯;如果商家未经当事人同意将其肖像用于制作商品销售,则涉嫌侵犯被拍摄者的肖像权。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种过度的"批评"和"二创"行为可能构成网络暴力。马丽红律师强调,做错了事应当受到惩罚,但惩罚不能没有限制。通过"人肉"、网暴等方式使其"社死",超过了正常的舆论监督范围。对其进行侮辱、诽谤、恶意中伤,超过边界的,则可能侵犯其名誉权,造成严重后果的,甚至可能构成侮辱、诽谤罪,承担刑事法律责任。

社会心理学视角:从众行为与群体压力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插队行为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强烈的公众反应,与人类的从众心理密切相关。从众行为是指在社会情境影响下,或在群体压力下,个人改变自己的态度,放弃自己原先的意见,而产生和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研究表明,群体的一致性、规模、专长性以及个体的自信度等因素都会影响从众行为的发生。在景区排队这样的场景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公平的对待,当有人试图打破这种公平时,会引发群体的强烈反应。这种反应不仅是为了维护个人权益,更是为了维护群体秩序和社会规则。

景区插队:如何有效处理?

面对插队行为,景区和游客应该如何应对?根据相关研究和实践,以下几种策略被证明是有效的:

  1. 宣传教育:通过景区广播、宣传栏等方式,向游客宣传排队秩序的重要性,引导大家养成遵守秩序的良好习惯。

  2. 增设排队设施:在景区显眼位置增设排队栏、排队标识和排队座椅等设施,为游客提供便利。

  3. 志愿者引导:招募志愿者协助维持现场秩序,对插队行为进行及时劝阻。

  4. 处罚机制:对于屡教不改的插队行为,可以采取罚款、警告甚至暂时禁止入园等处罚措施。

据统计,自实施上述劝导措施以来,景区插队现象明显减少。具体数据如下:增设排队设施后,排队时长明显缩短,游客满意度提高;加强巡逻管理后,插队现象减少了50%,景区秩序得到明显改善;建立投诉渠道后,游客对景区管理的满意度提升至90%。

案例对比:插队行为的普遍性

类似横店影视城的插队事件并非个案。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关于景区插队的讨论屡见不鲜。例如,有游客描述了在铜仁大峡谷遇到的插队情况,一位带着孩子的男子不仅插队,还辱骂其他游客;在梅州客天下景区,几位阿姨采取"蚂蚁搬家式"插队,引发其他游客的不满和抗议。

这些案例反映出插队行为在景区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同时也展现了游客对这种不文明行为的零容忍态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维护排队秩序,对插队行为说"不"。

结语:文明旅游需要共同维护

插队行为不仅影响了其他游客的体验,更破坏了景区的秩序和氛围。通过法律、心理学和社会管理等多角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处理插队问题需要平衡个人权益与公共秩序,既要坚决反对不文明行为,又要避免过度惩罚和网络暴力。

文明旅游需要每一位游客的共同努力。我们呼吁景区加强管理,完善设施,同时也希望每位游客都能自觉遵守秩序,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旅游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旅游带来的乐趣,让景区成为展示文明素养的窗口,而不是不文明行为的温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