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阿波菲斯来袭!如何用航天器保卫地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阿波菲斯来袭!如何用航天器保卫地球?

引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12
来源
1.
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6/info87364.htm
2.
https://stimes.sciencenet.cn/info1.aspx?id=4496
3.
https://www.sohu.com/a/762440735_404740
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AF%80%E7%A5%9E%E6%98%9F/814780
5.
https://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209/abe9ac01d2094178a4bb589db235289e.shtml
6.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4-09/07/content_226147.html
7.
https://cloud.kepuchina.cn/newSearch/imgText?id=7125874511540793344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0%8F%E8%A1%8C%E6%98%9F99942
9.
http://www.news.cn/20240905/8398362f7fbb45c29add8dd9d388558f/c.html
1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B%99%E5%B0%8F%E8%A1%8C%E6%98%9F%E6%94%B9%E9%81%93%E6%B8%AC%E8%A9%A6
11.
https://www.cnsa.gov.cn/n6758823/n6759010/c6840935/content.html
12.
https://www.nasachina.cn/news/22427.html

2029年4月13日,一颗名为“阿波菲斯”的小行星将从距离地球表面仅58000公里的轨道上飞掠而过,这个距离甚至比许多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还要低。这颗直径约320米的小行星,自2004年被发现以来,一直是天文学家关注的焦点。虽然最新的观测数据显示它撞击地球的概率极低,但它所代表的近地天体威胁,却时刻提醒着人类: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并非绝对安全。

面对潜在的天体撞击威胁,人类并非束手无策。2022年9月,美国NASA实施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防御测试——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这项任务的目标是通过航天器撞击,改变一颗名为“双形态”(Dimorphos)的小行星的运行轨道。

DART航天器重约570公斤,搭载高分辨率摄像机和自动导航系统。2021年11月24日,它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太空军基地发射升空,经过约10个月的飞行,于2022年9月26日成功撞击目标。撞击时,DART航天器的运行速度达到每小时22530公里,而目标小行星距离地球约1100万公里。

这次撞击的效果超出了科学家的预期。原本预计只能将“双形态”小行星的轨道周期缩短约10分钟,但实际测量结果显示,轨道周期缩短了32分钟。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验证了动能撞击技术的可行性,更为未来应对潜在威胁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在小行星防御领域,中国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决心。在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中国发布了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方案设想。该任务计划采用“伴飞+动能撞击+伴飞”模式,即先发射一颗探测器伴飞目标小行星,收集其轨道和物理特性数据;然后发射撞击器进行动能撞击;最后再次使用探测器伴飞,评估撞击效果。

这一方案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一次任务同时实现动能撞击和天基评估,不仅提高了任务效率,还能够更准确地评估撞击效果。此外,中国还积极倡导国际合作,希望在联合研制、搭载发射、联合观测、数据共享等方面与国际伙伴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同守护地球家园。

动能撞击技术虽然在DART任务中取得了成功,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如何精确控制撞击角度和速度,以达到最佳偏转效果;如何评估目标小行星的物理特性,避免因结构松散而导致的无效撞击;以及如何在撞击后持续监测其轨道变化,确保偏转效果持久稳定。

此外,小行星防御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涉及国际法律、政策协调和资源分配等复杂议题。例如,如果一颗小行星被成功偏转,但其新轨道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应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都需要国际社会共同探讨和解决。

面对来自宇宙的威胁,人类正在积极行动。从NASA的DART任务到中国的近地小行星防御计划,各国都在为保护地球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目前的技术还无法完全消除小行星撞击的风险,但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国际合作,人类正在逐步提升应对这种威胁的能力。正如一位科学家所说:“我们不能阻止一颗小行星的形成,但我们可以阻止它撞击地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