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发布: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高血压的关键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发布: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高血压的关键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已达31.6%,患病人数约2.45亿,另有4.35亿人处于正常高值血压状态。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于近期发布,为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最新指导。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要点解读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由我国多个高血压学术团体及116位专家学者共同修订完成,历时约3年,内容较2018版显著丰富,堪称“百科全书”。该指南充分体现了近年来高血压领域的防治理念、现行政策与防治方法的进展。
在诊断标准方面,指南维持140/90 mmHg不变,但强化了血压管理理念,推荐一般患者(包括65~79岁老年人)诊室血压降至<140/90mmHg,如能耐受应该降至<130/80mmHg。同时,指南保留了3级高血压分级,特别关注2千万以上3级高血压患者的诊断和干预。
健康生活方式干预的具体措施
减重和控制腰围: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建议成年人体重指数保持在18.5-23.9kg/m2,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
合理膳食:推荐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适量的膳食模式,做到食物多样、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例适当、盐不超量。建议用低钠盐替代部分普通食盐,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2300毫克。
规律运动: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提倡结合多种形式的抗阻(力量)训练并辅以柔韧性训练。
限酒戒烟:限制饮酒量,女性每天不超过一杯,男性每天不超过两杯。高血压患者应避免饮酒。吸烟者及早戒烟(包括传统烟和电子烟)。
改善睡眠质量:保持规律作息,每晚睡眠时间不少于6小时。注意睡眠环境,避免睡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
减压:确定导致压力的原因并找到减轻压力的方法,每天抽点时间静坐着深呼吸。抽出时间进行您喜欢的活动或爱好,如散步、烹饪或做志愿者。
高血压的危害不容忽视
高血压不仅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还会对多个器官系统造成损害:
心血管系统:可导致冠状动脉疾病、心力衰竭、左心肥大等,增加心脏病发作和心律失常的风险。
脑血管系统:可引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卒中,以及轻度认知损害和失智症。
肾脏:可导致肾功能受损,最终可能发展为肾衰竭。
眼睛:可引起视网膜血管损伤、视网膜下积液和神经损伤,导致视力模糊甚至失明。
性功能:可导致勃起功能障碍和性欲减退。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和危害,积极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干预,配合必要的药物治疗,是控制高血压的关键。同时,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也是高血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