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工程院发布:如何防御小行星撞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工程院发布:如何防御小行星撞击?

引用
中国科技网
9
来源
1.
https://www.stdaily.com/cehua/Sep28thk/202209/fd4d6e8732224ac7a9f896e07c60037b.shtml
2.
http://finance.sina.com.cn/tech/digi/2024-07-11/doc-incctzkz1787022.shtml
3.
https://m.huxiu.com/article/2937620.html?type=text
4.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4-09/07/content_226147.html
5.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5/2/538504.shtm
6.
https://ysg.ckcest.cn/ysgNews/1742429.html
7.
http://www.news.cn/mrdx/2024-09/08/c_1310785967.htm
8.
http://www.hljrm.cn/jscs/4089.jhtml
9.
http://www.cppcc.gov.cn/zxww/2022/04/19/ARTI1650338808319267.shtml

2029年4月13日,一颗直径约325米的小行星“阿波菲斯”将从北京上空自东南向西南划过,届时肉眼即可观测到这颗“毁神星”的身影。这颗以每秒30多千米速度绕太阳公转的小行星,虽然此次不会撞击地球,但其带来的威胁不容忽视——一旦撞击,将释放相当于15.3亿吨TNT炸药爆炸的能量,是“小男孩”原子弹爆炸威力的十万倍。

面对这样的潜在威胁,中国工程院吴伟仁院士科研团队在《中国工程科学》上发表文章,提出了构建行星防御体系的系统方案。根据研究,截至2022年3月,人类已发现28464颗近地小行星,其中直径大于140米的有10024颗,具有潜在危险的达2263颗。这些小行星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运动轨道易受大行星引力影响而改变,存在与地球交会甚至撞击的可能。

吴伟仁院士团队建议,中国应建立“监测精准、预警可靠、应对有效、救援有力”的行星防御体系。具体包括:

  1. 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地面望远镜和空间探测器,对近地小行星进行持续监测,提高发现率和轨道预测精度。

  2. 在轨处置技术:研发动能撞击器、引力拖曳、核爆等技术手段,用于改变小行星轨道或摧毁潜在威胁目标。

  3. 灾害救援体系: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国际协调机制,一旦发生撞击事件,能够迅速开展救援行动。

在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中国深空探测重大专项总设计师吴艳华透露,中国即将实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该任务将采用“伴飞+动能撞击+伴飞”模式,通过动能撞击器改变小行星轨道。预期目标是使小行星速度增量大于每秒一厘米,一年内轨道偏离地球距离超900公里。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这一领域虽然起步较晚,但已取得重要进展。国家航天局已联合有关部委启动了中长期发展规划论证工作,旨在系统性加强近地小行星撞击风险应对能力。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小行星预警网(IAWN)等国际合作机制,为构建行星防御领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正如嫦娥七号任务副总设计师唐玉华所说:“小行星撞击被列为威胁人类生存的二十大灾难之首,未来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事件极有可能发生,我们必须构建起牢不可破的行星防御安全网。”面对这一全球性挑战,中国正在用实际行动展现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为守护地球家园贡献科技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