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桥龙灯:千年的祈福仪式
花桥龙灯:千年的祈福仪式
夜幕降临,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花桥镇的街道上人声鼎沸,锣鼓喧天。五条色彩斑斓的龙灯在夜色中缓缓苏醒,它们昂首挺胸,仿佛要冲破天际。这是花桥镇一年一度的迎龙活动,从南宋高宗年间延续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
千年传承的精湛工艺
在花桥镇花桥村的一间作坊里,省级非遗传承人李明洪正带领工匠们紧张地忙碌着。一只巨大的龙头已经初具雏形,龙顶插着令旗,龙冠覆以鲜花,凤凰剪纸作眉,祥云纹样贴面,整个龙头大气壮观,栩栩如生。
“骨架是前几年已经做好了,今年只是把它修整一下,也做了两个多月,目前已经差不多完成了。”李明洪说。他从事花桥龙灯制作近40年,对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
龙身部分同样精良。上百段龙灯整齐排列,每段长约2米的木板两端凿孔,上接四盏龙灯。李明洪介绍,一盏灯的制作需要先在纸上画好图案,再精心雕刻,往往需要一天时间才能完成。双龙戏珠、招财进宝、鸳鸯戏水……各式各样的图案活灵活现,展现了匠人们的高超技艺。
独具特色的迎龙仪式
正月十三至十六是花桥镇最热闹的日子。每年这个时候,花桥、寺前、两头门、下洋毛四个村都会共同举办舞龙活动。花桥镇自古就有“五龙盘花桥,商贸兴古镇”的说法。待到元宵佳节,两条大龙“双龙出水”,三条小龙齐头并进,共同形成“五龙襄举”的吉祥图饰。
舞龙者们身着统一的服装,每人扛着三四斤重的小龙,沿着预定的路线巡游。他们步伐矫健,动作整齐划一,时而高举,时而低伏,时而侧转,龙身随之蜿蜒起伏,仿佛真龙在空中游走。整个巡游过程持续三四个小时,舞龙者们虽然辛苦,但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
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花桥龙灯在传承中不断创新。2007年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当地政府和民众更加重视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年轻一代的加入为花桥龙灯注入了新的活力。许多像李明洪这样的老艺人开始收徒授艺,将这门手艺传授给下一代。同时,现代科技也被巧妙地融入传统工艺中。例如,在2025年山福首届龙灯会上,巨型LED龙灯的亮相就让人大开眼界。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让花桥龙灯焕发出新的生机。
花桥龙灯不仅是一种民俗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凝聚着花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精神。这份千年来劳动人民朴素的美好愿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如今,花桥龙灯已成为当地文化旅游的一张金名片。每年的迎龙活动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让这一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正如花桥镇党委委员郑俊所说:“今年恰逢龙年,相比以往,花桥镇今年的元宵会更加热闹,规模更加宏大。”这份热闹背后,是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蓬勃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