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时间寻求救赎——浅析时崎狂三的人物塑造
向时间寻求救赎——浅析时崎狂三的人物塑造
本文是对轻小说《约会大作战》中角色时崎狂三的深度分析。文章从人物设定、剧情发展等多个维度,详细剖析了狂三这一角色的复杂性和深度。
严重剧透!若往下读,则默认已看完原作小说主线剧情,或者是完全对剧情无感只想看闲扯。
前言:最近约战4的动画将至,趁此机会重温了一遍约战的其中几卷小说(量子速读),顺便补完了结局,上次看约战还是初中的事情,在没有什么阅读经验的情况下,有些东西理解的没有那么深入。虽然说轻小说的文体已经基本决定了约战的内涵不会特别深,但也不得不承认,其中几个角色的塑造是有深度的,这次重温,最让我惊叹的就是狂三。作为作者从其高中时期就开始构思的角色,狂三的角色完成度很高,由浅到深,有太多可以说的了,而我毕竟水平有限,只能粗浅地略作分析。
人设分析——一个复杂多面的少女形象
约战作为轻小说,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人设的鲜明性,毕竟是其主要卖点,也是读者市场的偏好,一个直观的鲜明的人设往往能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注意,留下初印象,同时,人设催生也限制了一个角色的故事发展,可以说是这个角色塑造的大纲,大多人物相关的故事都是围绕人设展开,反过来强化人设的鲜明性。
先看狂三的相貌,狂三这个角色的知名度很广,相貌带来的第一感受起了大作用,如下图,我也不是专业的设计师,就只能说一下自己的感受,灵装形态下,从整体红黑的色调,到其标志性的左眼,主要显示出其神秘和阴暗的特点,透露出一种中二的气息
虽然第一眼很惊艳,但其实我不算很喜欢这个造型
而对于校服和便服下的狂三,则更多体现出其大小姐的形象,增添一份优雅,与灵装互为补充。
好像感觉把头发放下来以后要好看一些?
可以说,狂三的相貌,直接有效地传递出这个角色的信息与魅力,显示其表层人设的主旋律。
再看狂三的形象特点,这个很有意思,因为如果细分出每一条特点,便会发现作者在这一个角色身上堆砌了很多要素,简直就是在叠buff:优雅、高贵、有礼、谦退;邪魅、腹黑、阴暗、冷酷;傲娇、贤良、温柔、善良;顽强、执着、勇敢、坚定……
短篇的猫奴狂三
复杂而矛盾的特点集中在了一个角色身上,但并没有让我们感到角色性格的割裂,而是在故事中合成了一个绝对可谓立体多面的形象。随着故事的展开,其身上“反差萌”的特点愈发明显,这就要留到剧情部分再细说了。
然后,就是将角色的时髦值大幅拉高的设定——时崎狂三的能力,也就是故事中其天使“刻刻帝(Zaphkiel)”,掌控时间的能力。
设计得太帅了
在二次元中,时间相关的能力一直是备受欢迎的,异世界有486死亡回溯,科幻有石头门时间穿越,不仅为剧情增添了时空的宏大感,更是推进故事进行的重要因子,在本作中亦不例外,狂三一经出场,便坐实了剧情工具人的身份,主线上通过时间轮回拔高剧情上限;支线中利用分身能力制造冲突与笑点。
短篇中的狂三四天王
作者在给予狂三能力的同时,给予了她在整部作品中至关重要的地位。
人设部分,简略地用类似营销号的语言讲这些,不是因为这个角色到此为止,而是这个角色人设的表现,是真正做到了与剧情融为一体的,而不是简单地为了表现而表现的标签。这种只停留于表层的分析,没看过小说也能做,以此概括狂三,可能还是有失偏颇了。如果要进一步理解狂三,就必须回到剧情之中,去体会作者在这个角色身上寄托的东西。
剧情鉴赏——一个名为“救赎”的愿望
如果把五河士道一个一个收后宫的故事和DEM社的阴谋计划分别称为明线和暗线的话,时崎狂三的剧情则是穿越明暗之间的一条隐线,她背负着自己的身世,怀有自己的目的,秘密地一个人(虽然说有分身,但本质还是只有一个人)活动着,在琴里篇末尾与幻影见面,美九篇和士道一起攻打DEM,折纸篇提供时间穿越的可能性,士道篇和二亚篇寻找二亚,决战篇揭露幻影真身,狂三提供了除主角和反派之外的第三个视角,而且几乎都是伏笔或解密的关键内容,可以说,作者把需要告诉读者但不能让主角知道的很多情报,都用狂三的视角写了出来,把狂三称作推进剧情的里主角,并不为过。她作为唯一一个初见没有被封印灵力的角色,承接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也使得其形象更加神秘莫测,有一点“面壁者”的意味。
这里本来应该有一张图的,但由于清晰度实在太低了,放上来影响观感,就删了
在十六卷之前,包括狂三的个人回第三卷,其实都只是在碎片化地给出狂三的信息,为什么狂三要不断地杀戮?为什么狂三想用灵力回溯历史杀死始源精灵?为什么狂三的性格会如此矛盾复杂?……
秘密越多,铺垫越多,揭开真相的时候就越震撼。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16卷狂三揭秘是仅次于18卷团灭的剧情高峰。16卷中,作者稍稍用了一些叙述上的诡计,导致前半部分虽然偏日常,但给人以略微的疑惑感和错乱感,加上这个时候,没封印的精灵只剩下狂三,隐隐约约营造出决战的氛围,这样的铺垫下,我们在16卷末尾迎来了狂三剧情的两次王炸。
首先,是狂三用十之弹让士道看见自己的记忆:出身于富家,有着中二的正义之心的大小姐受到初始精灵崇宫澪的欺骗,成为精灵,并以“正义”之名,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杀死了许多成为精灵的人类,包括自己的最亲密的好友,成为了崇宫澪达成目的的棋子,从此怀恨在心,意图通过时间的力量抹消一切的发生,而这,需要大量的灵力和“时间”,因此,狂三不断杀戮来获取时间,因此,狂三需要“吃掉”士道以获取灵力。
矢志不渝
这段剧情虽不算新颖,但确实将狂三的动机解释清楚,并赋予了狂三更深层的意义:不仅表达了理想信念在崩塌的那一刻的绝望与无力感,使狂三带上悲情的头衔,更将狂三放入了宿命的循环之中,为了改变已发生的事实,只得运用更加极端的方法,来寻求那渺茫的希望。有人会说,不管狂三的目的如何,她杀了人,就不能简单洗白。确实,狂三洗不白,但如果只用“洗白与否”的眼光去看狂三的剧情,或许就很难去理解剧情所想要传达的一些东西。
在16卷中狂三是这样说的:
“我完全不敢说自己所做的事是正确的。我听信了初始精灵的花言巧语,杀了好几个人——而如今又为了消灭那名精灵的存在,持续堆积尸首。我是邪恶的一方,无疑是人类的敌人。不断杀戮,杀人如芥的〈梦魇〉。如果真有死后的世界,我肯定会最先堕入十八层地狱吧。”
“我不在乎。就算如此,我也无所谓。只要能在下地狱之前,亲手『抹杀』那个女人——初始精灵,崇宫澪。”
狂三的内心深处无疑是善良的,但她杀死了无辜的人是不争的事实,这是她自己的“梦魇”,因而,整部小说中,狂三所做的一切,都是她在寻求救赎的故事。杀人以救赎,这份矛盾在刻刻帝的能力下,有了可能性,只属于狂三一人的可能性。即使主线中有狂三和士道一行联手的情节,但在漫长的岁月中,狂三无疑是孤独的,作为精灵,容颜虽然维持了少女的样子,但身边的一切都在改变,没有了家人和好友的陪伴,没有可以依托的存在,只得一个人徘徊于深夜的街道中,独自承受命运的痛楚。在她用喰时之域汲取人们的时间时,在她扣下燧发枪的板机时,她的内心一定是沉重的。
孤勇一词,或许很贴切
在17卷的决战篇前有这样一段描述:
“她必须利用【十二之弹】回到三十年前,「抹消」一切。如此一来,现在,以及狂三过去的所做所为,也将不会发生。
在达到这个目的之前,所有事情都不足为道。
狂三一语不发地继续收回影子。
那副模样宛如向神祈祷的修女,要不然就是向神乞求宽恕的告解者——但是没有一个分身敢说出口。”
至少对于我来说,读这段时,只能无奈地为狂三哀叹。因为她选择了这条路,就意味着她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一旦失败,即使她侥幸从澪手上存活下来,也一定会陷入无尽的自责、悔恨、纠结、痛苦之中。但在上帝视角下,我们知道,如果狂三真的把这条路走到底,只会是凶多吉少。而或许在故事中,狂三自己可能也知道这一点,但她别无选择,她无法放下自己被澪欺骗的事实,无法放下自己过往的罪孽,无法放下内心深处未曾改变的正义感与使命感,孤立无援的她,只能这样做。
其实回看狂三所杀的人,基本都是社会中的不良之人,也就是说,即使在寻求救赎的过程中,狂三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正义,运用自己强大的力量,践行着自己的理想。但“往往是那些崇高的愿望将人带入万丈深渊”,狂三的理想很美好,很崇高,也因此显示出天真、幼稚的一面,在她选择成为“正义的伙伴”时,她已然不自觉地成为了一个可怕的破坏者。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始终有着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在善与恶之间,始终只隔着一根微小至极的细线。
好在,士道的出现,给了狂三另一种选择,这就要提到16卷的第二个王炸——204次轮回。
揭示轮回真相
要明白狂三拼尽一切一次又一次地拯救士道的心境,就不得不从头开始梳理士道和狂三的关系。
先是在第三卷和士道初识,通过分身接近士道,这时候,狂三只是觊觎士道体内的灵力,甚至以全校同学的性命为要挟与士道对峙,疯狂的举动之下,实际上是狂三看到了实现愿望的一丝希望,陷入了偏执的状态,对士道本人并无情愫。但当琴里前来救场打伤狂三,士道选择只身挡下失去理智的琴里的大招,保护狂三的那一片刻,狂三第一次对士道有了一定感情,这或许是吊桥效应所产生的错觉,但我觉得,这是她在漫长的孤独中少有的受到保护与帮助的认同感,士道这一挡,不仅让狂三认识到他的话语不是简单的儿戏,也撬动了这位坚强的少女内心柔弱的那一面,催生出了短篇七夕节狂三分身的故事,也埋下了封印六之弹这一跨越12卷的超长伏笔。
(提到七夕节的那个短篇,虽然与全文内容没有太多关联,但因为我真的很喜欢这个故事所以讲一下,对士道动心的那一片刻的狂三通过分身再现,在明知会被本体“回收”的情况下,在七夕节与士道约会。
凄凉的意境美
虽然批了七夕节这一中国文化的薄纱,但传达出的是一期一会的物哀思想,唯美、浪漫而不失哀伤,是写的非常好的一篇。)
而正因与士道的这次交往,狂三和士道,算是有了缘分,美九和折纸篇,狂三在士道需要帮助的时候,找到了他,和他联手。的确,这也是为了达成狂三自己的目的,但她放弃了得到士道灵力的机会,而选择助他渡过难关。当然可以说这也可能是狂三在放长线钓大鱼,毕竟我们读者不能完全明白故事中的人物到底是怎么想的,但是我想,这实际是象征狂三从孤军奋战到有可以信任和依托的伙伴。而士道的靠谱,则是对狂三最好的回应,孤独的狂三,从此有了支撑,即使士道对狂三不是全然相信,时刻有着提防,但对狂三来说,其得到的认同感和安心感,已然足够,所以便不难理解为什么狂三会对士道有好感,为什么狂三会义无反顾地挽救士道被杀的结局,一切都是在命运的嘲弄下的顺理成章。
其实我比较纠结,如果士道答应狂三,愿意献出生命来帮助狂三的话,狂三能不能下定决心“吃掉”士道,一方面,是自己崇高理想的热忱和对命运的反抗,另一方面,则是内心孤独的依托和深切的爱意,也许可能说不定是前者?但由于没有发生,一切都只是可能。
而且更重要的是,士道的出现对狂三而言,也是一种救赎,这不仅体现在狂三封闭的内心逐渐对士道敞开的过程,也体现在士道将狂三在踏入深渊之前一把拽了回来。士道明白狂三的目的与信念,因而在17卷决战场上提出在封印狂三灵力后自己穿越时空封印崇宫澪的方案,虽然仍不是一定可行,但如果成功,则是在达成狂三的目的的情况下保护了狂三的安全,且相比于狂三自己的计划,显然有着更大的可能性。
可惜下一刻……作者真是太会写了
士道对狂三的理解和分担命运痛楚的担当彻底打动了狂三,所以在19卷,当狂三做完自己的任务后,选择将灵力托付给士道,她全然相信士道,她知道士道能够回应她,为她带来救赎。从相遇到相依,狂三无疑是士道攻略得最艰难最曲折的一位,正因艰难曲折,才更凸显出双方对彼此的深刻意义。
其实,狂三篇的这两个王炸,就是对狂三这个人物所承载的内涵的诠释。
但可惜的是,决战之后,崇宫澪战死,灵力随澪的逝去而消散,这意味着,狂三依靠刻刻帝改变历史的愿望,最终化为了泡影;这也意味着,狂三曾对人类造成的伤害,成了不可挽回的事实。在我看来,这是不亚于从崇宫澪那得知被欺骗的真相的信念崩塌,我不知道狂三是怎么挺过来的,她的罪孽实在太深,实在是无法轻易放下,在结局篇和士道同行,向好友的墓献花的时候,她所留下的眼泪,是对好友的怀念,是对过往的悔恨,是对上天的祷告。在士道察觉到她的心思后,她却只用玩笑消解了士道的顾虑。但说是玩笑,又有几分真心呢?
一切结束之后
作为一个“失去了梦想,以后要半生赎罪的可怜少女”,她在墓前的这份情感,想必会一直一直萦绕在她的心头吧。但好在,这次她的身边,不再空无一人,愿意接受她的过往,与她分担痛楚的人,那位真正的“正义的伙伴”,就陪伴在她的身边,与她一同走过漫长的时间。在意义消解之后,她没有选择死亡,而是将同时作为一位少女和一名罪人,坚强地面向未来。
企图向过往的时间寻求救赎的少女,最终在现实的岁月中获得了真正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