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阿波菲斯到2024 YR4:人类如何应对小行星撞击威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阿波菲斯到2024 YR4:人类如何应对小行星撞击威胁

引用
光明网
9
来源
1.
https://m.gmw.cn/2025-02/11/content_1303968227.htm
2.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5/2/538504.shtm
3.
https://www.guancha.cn/industry-science/2025_02_10_764555.shtml
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0%8F%E8%A1%8C%E6%98%9F99942
5.
https://www.lhrb.com.cn/2025/02/11/99557736.html
6.
https://www.nxnews.net/zt/2020/nxhlwpypt/qmpy/202502/t20250210_10267529.html
7.
https://www.opticsjournal.net/Articles/OJaab6f0eeef1710b/FullText
8.
http://www.shaoxing.com.cn/p/3291741.html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2024_YR4

2004年12月,一颗名为阿波菲斯的小行星引发了全球关注。这颗直径约320米的小行星在被发现初期,科学家计算出它在2029年撞击地球的概率高达2.7%。这一消息立即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恐慌和关注。

阿波菲斯的发现过程充满了戏剧性。2004年6月19日,由NASA资助的夏威夷大学研究团队在亚利桑那州基特峰国立天文台首次观测到这颗小行星。随着观测数据的积累,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这颗编号为2004 MN4的小行星在2029年4月13日与地球相撞的概率竟然高达2.7%。如果发生撞击,将释放出相当于15.3亿吨TNT炸药的能量,足以摧毁一座大型城市。

这一发现立即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恐慌和关注。然而,科学家们并没有被恐慌所影响,而是迅速展开了持续的观测和分析。随着更多观测数据的积累,他们发现阿波菲斯的轨道存在一定的误差范围。通过精确计算和持续监测,科学家们逐渐降低了其撞击地球的概率。到2006年8月,阿波菲斯的撞击概率已经降至约百万分之四,危险等级也从最初的四级降至零级。

这一过程充分展示了人类在面对太空威胁时的应对能力和科学进步。然而,就在人们逐渐淡忘阿波菲斯的时候,一颗新的小行星再次引发了全球关注。

2024年12月27日,美国夏威夷大学的阿特拉斯望远镜系统发现了一颗编号为2024 YR4的小行星。这颗小行星的直径约为50米,轨道周期为4个地球年,近日点在地球轨道以内,远日点接近木星轨道。更令人担忧的是,初步计算显示它在2032年12月撞击地球的概率高达2.25%。

这一发现立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联合国首次启动了《行星安全协议》(实际为IAWN和SMPAG机制),这是国际小行星预警网和空间任务规划咨询组首次针对真实小行星撞击威胁采取行动。根据协议规定,当一颗小行星的尺寸大于10米、撞击概率超过1%时,IAWN需要向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通报;而当撞击时间在50年之内、撞击概率超过1%、尺寸大于50米时,SMPAG将启动应对工作。

中国在这一领域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明确提出要建设近地小天体防御系统。目前,中国正在策划实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并计划建设一系列先进的望远镜系统。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李明涛表示,中国不仅加入了IAWN和SMPAG这两个重要国际组织,还在积极培养专门从事小行星防御的人才队伍,为保卫地球安全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面对2024 YR4的威胁,科学家们保持了冷静的态度。他们指出,这颗小行星大概率不会直接撞击地球表面,而是在空中解体。即使真的发生撞击,其破坏力也远小于阿波菲斯。根据历史数据,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事件中,一颗直径约65米的小天体在俄罗斯西伯利亚上空爆炸,摧毁了约2000平方公里的针叶林;2013年,一颗直径约20米的小行星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上空爆炸,导致近1500人受伤、3000栋房屋受损。相比之下,2024 YR4的威胁虽然不容忽视,但远未达到毁灭性的程度。

目前,人类已经具备了多种应对小行星撞击的手段。最成熟的技术是发射航天器进行高速撞击,改变小行星的轨道。2022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已经成功验证了这一技术的可行性。此外,引力牵引和激光烧蚀等技术也在积极探索中。

面对太空中的潜在威胁,人类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和智慧。从最初的恐慌到现在的冷静应对,从被动观测到主动防御,人类在小行星防御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正如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李明涛所说:“我们不仅要全面加强设备配置和性能,提升业务化运行的模型算法能力,还要培养专职从事小行星防御的人才队伍,为保卫地球安全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面对2024 YR4这样的潜在威胁,公众无需过度恐慌。正如天文领域科普专家曹林所说:“宇宙很大,人们遭遇这种‘天劫’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普通人无需惊慌,应该相信科学的力量,关注官方信息,过好每一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