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数字人民币试点:从“追赶”到“领跑”
广州数字人民币试点:从“追赶”到“领跑”
2023年3月,第二届“点数成金”数字金融创新案例示范活动在广州黄埔区举行。此次活动共征集了25个创新案例,涵盖了跨境金融、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等多个领域,展示了广州在数字人民币试点中的最新成果。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市管一级调研员王德昌表示,此次活动的举办旨在持续挖掘推广更多示范案例,助力广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广州数字人民币试点:从“追赶”到“领跑”
自2022年获批成为第三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以来,广州在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中持续领跑。截至2025年1月,广州累计开立个人钱包超1400万个,落地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商户门店超140万个,覆盖食、住、行等23类重点民生领域。在传统商圈、现代商贸、交通枢纽、风景园林等“羊城特色”场景中,数字人民币应用已广泛实现,构建起宜商宜居的数字人民币金融服务生态“广州模式”。
大宗商品交易:数字人民币应用的新突破
在大宗商品交易领域,广州成功落地全省首笔大宗商品数字人民币结算服务。通过广州商品交易所平台,建设银行广州分行创新实现了首笔溯源陈皮线上全流程数字人民币结算。这一突破性应用依托广商所的大宗商品现货交易结算体系,通过系统直联方式接入数币智能合约功能,实现了交易商现货买卖交易“信息流”与数币钱包资金结算“资金流”的有效整合。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交易时效性和安全性,更为大宗商品产业链上下游贸易结算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深入民生:数字人民币让生活更便捷
在民生领域,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广州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公交地铁出行到菜市场买菜,从医院就医到景区游览,数字人民币支付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支付方式。特别是在交通出行领域,广州正在探索将数字人民币与羊城通绑定融合,进一步提升公共交通支付的便利性。
数字人民币:安全便捷的新型支付方式
与传统的支付方式相比,数字人民币具有显著优势。作为官方发行的法定货币,数字人民币具有免手续费、实时到账、智能合约、离线支付等特点。与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工具不同,数字人民币是法定货币,具有更高的信用和安全性。同时,数字人民币支持双离线交易,在无网络环境下也能完成支付,为用户提供了更多便利。
未来展望:打造数字人民币应用“广州模式”
根据《关于进一步推动广州市数字人民币工作行动方案》,广州将分三个阶段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到2026年底,广州将基本实现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特定区域全覆盖,形成较为完善的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同时,广州还将探索在跨境支付、港航贸易、示范区建设、预付费监管等重点领域实现创新突破,为全国数字人民币试点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广州在数字人民币试点中的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数字人民币的普及率和使用便捷性,更为广州市乃至全国的数字经济和普惠金融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数字人民币必将在广州这座千年商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