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神话:揭秘中国古代神仙信仰的奥秘
道教神话:揭秘中国古代神仙信仰的奥秘
道教神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神话体系之一,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宇宙、生命和道德的独特认知,还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从黄帝到老子,再到三清四御,道教通过系统化整合,形成了完整的神仙谱系。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道教神话的神秘面纱,探索其背后的文化传承和历史轨迹。
道教神话的起源与发展
道教神话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道家思想。任继愈等学者指出,从哲学上说,汉武帝以后的道家,是沿着两条相反的路线、三种不同的途径分化和发展的。其中一条主要路线是将道家思想宗教神学化,逐渐形成早期的道教理论,《太平经》和《老子想尔注》可以作为代表。
在这些演变中,道家思想的神学化是主要倾向,其结果是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中华民族的民族宗教——道教。在道家思想宗教神学化的同时,老子神话也在不断的演变和发展,渐渐从一刍狗万物的思想家而成为道教的教主。
东汉时期,老子神话的重要进展有二,第一,老子已演变为长生不死之神仙,成为超自然的人物,受到民间与宫廷的崇祠,而且在有组织的教团如五斗米道中,成为崇奉的主神。第二,老子被视为道之化身,乃世界之本源,并相应地发展出老子化生之说。第三,老子从孔子之师演变为历代圣君之师。第四,老子西升化胡之说已有了端倪。
道教神仙体系的构成
道教的神仙体系极为复杂,它不但吸收了上古时期的鬼神崇拜,还包括自己创造的先天之神,以及飞升成仙的仙真。南朝时期,陶弘景构建了完善的神仙体系排行,将元始天尊列为道教最高神,编著了道教史上第一部神系著作《真灵位业图》。后来经过不断地完善,道教的神话世界形成了以三清天尊、玉皇大帝、四御等为主神的神仙体系。
三清天尊:道教的最高神
三清天尊是道教的最高神,总称为“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居于三清仙境,由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构成。《道教义枢》记载:“大罗生玄元始三气,化为三清天也: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气所成;二日禹余天上清境,元气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气所成。”三清天尊是由大道的玄、元、始道炁化生而来,代表了大道的本原,也是道教神话里的创世之神。在大道的演化过程中,宇宙最初历经了洪元、混元、太初三个世纪,三清天尊分别在这三个时期里开天辟地、孕育万物。
玉皇大帝:众神之王
三清天尊虽然是最高神,但是三界十方的众生却是由玉皇大帝统御,玉皇为众神之王,在道教神阶中地位极高,神权最大。玉皇总管三界十方,四生六道的一切阴阳祸福。道教称玉皇大帝为“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又被尊为“玉皇赦罪大天尊”、“昊天通明殿玉皇大帝”、“玄穹高上帝”等等。据《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的记载,玉皇大帝乃昊天界,光严妙乐国净德国王与宝月光皇后所生之子。宝月光皇后梦见太上道君抱一婴儿赐予王后,梦醒后而有孕。太子于丙午岁正月九日午时诞生于王宫。太子长大后去普明香严山中修道,功成超度。经过三千劫始证金仙。又超过亿劫,始证玉帝。
其他重要神祇
道教的神仙体系里还有一支以星宿神为主的星辰部,其中的紫微大帝为众星之主。紫微北极大帝源于古人对于北极星的信仰崇拜,《晋书》记载:“北极五星,钩陈六星,皆在紫微宫中,北极,北后最尊者也;其细星,天之枢也。”因此神格化的紫微大帝被奉为众星之主,是所有星辰中地位极为尊贵的一位。紫微大帝的神职为协助玉皇大帝和三清天尊执掌天经地纬,以率日月星辰和山川诸神及四时节气等自然现象,能呼风唤雨,役使雷电鬼神。
雷部神系是道教神仙体系的重要组成,里面有许多地位崇高的雷神,如天蓬元帅、雷公电母等,其中雷部最高神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即雷祖。雷祖居于神霄玉府,下设“三省、四府、六院、东西华台、玄馆妙阁及各诸司,各分曹局”。雷祖为“神霄九宸大帝”之一,不但执掌五雷,同时还行云布雨、斩妖伏魔,掌管着世间众生的生灭大权,惩处那些奸恶之人。
道教神话的文化影响
道教神话不仅体现在宗教信仰中,还深深渗透到国漫、诗词歌赋、节日仪式等各个方面,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国漫的影响
近年来,国漫迎来了一波大爆发,在漫画和动画领域都佳作频出,不管是技术还是内容,都毫不逊色日漫和欧美漫。呐喊加油几十年,终于又一次在世界动漫里重放异彩。就像一只潜藏了十七年的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在一大批耀眼的国漫里,最令人瞩目的,还是以我国悠久历史神话传说为蓝本改编的作品。如,饺子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田晓鹏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黄家康的《白蛇》系列,程腾的《姜子牙》、赵霁的《新神榜:杨戬》,以及这部以牛郎织女、二十八星宿传说为蓝本的《落凡尘》。
深挖这些动漫作品,就会发现它们背后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神话体系”,就是我国传统的“道教神话体系”。
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虽然一直以来,道教的信众似乎不如外来宗教佛教多,但论文化影响力,道教对我们的影响丝毫不比佛教弱,道教的文化习俗早已潜移默化进入到了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比如我们都熟悉的“无为”“自然”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都是道教提倡的修行法则;我国的山水画和诗词歌赋都蕴含道家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道教的一些节日仪式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正月十五是天官大帝的诞辰,这一天道观会举行斋会,人们也会去三官殿进奉香火。
此外,如拜灶神、悬挂桃符、贴门神春联、踏青戴柳、悬艾挂蒲、张挂印符等活动也都是道教活动。
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道教神话对文学艺术的影响尤为深远。《封神演义》、《西游记》、《白蛇传》、《牛郎织女》等经典作品,都是以道教神话和道教人物为蓝本创作的。《封神演义》里的三教“阐教、截教、人教”和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姜子牙、杨戬、哪吒、李靖、雷震子等都是道家的神仙。《西游记》里,天庭、阴曹地府和龙宫是道家神话里的设定,里面出现的很多神仙如“灵宝天尊、太白金星、四海龙王、角木蛟”也都是道教的神仙。
考古发现与历史文献
通过考古发现,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道教神话的早期形态和发展脉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简帛数术发现与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头30年为第一阶段,几座主要墓葬出土的简帛数术资料如马王堆汉墓帛书、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都发现于这一阶段,可称之为简帛数术大发现的时代;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为第二阶段,几种主要数术著作的出版奠定了简帛数术研究的基本框架,是简帛数术研究的繁盛期;新世纪以来的20年为第三阶段,非科学发掘的简牍数量大增,简帛数术文献的再整理以及研究的细化是本阶段的特征。
通过对简帛数术的研究,可以大致复原《汉书·艺文志》“数术略”的基本面貌,在文本整理、科学史、社会生活史、民间信仰与早期道教、数术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展望未来,简帛数术研究一是要加强分工协作和国际合作,二是直探本源,重构早期数术的新体系。
道教神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宇宙、生命和道德的独特认知,还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从黄帝到老子,再到三清四御,道教通过系统化整合,形成了完整的神仙谱系。这些神话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宇宙、生命和道德的独特认知,还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道教神话的神秘面纱,探索其背后的文化传承和历史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