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白肺的真相:成因、高危人群与预防要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白肺的真相:成因、高危人群与预防要点

白肺是肺部在影像学检查(如CT或X光)中呈现大面积白色区域的表现,主要由严重的肺部病变引起。以下是导致白肺的主要成因及高危因素:

一、主要成因

  1. 严重感染

    • 细菌/病毒/真菌感染:如重症肺炎(包括新冠、流感等)、肺结核、肺曲霉病等。病原体感染引发肺部炎症,导致肺泡充满渗出液和炎性细胞,阻碍氧气交换。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由严重感染、创伤或休克等引发,肺部广泛炎症和水肿,形成“白肺”。
  2. 非感染性因素

    • 肺水肿:心功能不全或肾功能障碍导致体液积聚在肺部,常见于心力衰竭患者。
    • 吸入有害物质:如化学气体、烟尘、胃内容物(误吸),直接损伤肺组织。
    • 过敏或自身免疫疾病:如过敏性肺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累及肺部。
    • 肺栓塞或弥漫性肺泡出血:血管阻塞或出血导致肺部组织损伤。
  3. 外伤或手术

    • 胸部外伤、心肺手术可能损伤肺组织,引发炎症和渗出。
  4. 慢性疾病恶化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纤维化等长期肺部疾病进展到晚期,可能出现白肺表现。

二、高危人群

  • 老年人:免疫力下降,症状隐匿(如不发烧),易发展为重症。
  • 基础疾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心肝肾疾病、慢阻肺、癌症等。
  • 免疫功能低下者:长期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患有艾滋病等。
  • 肥胖或长期吸烟者:肺功能较差,感染后易加重。

三、关键机制

当肺部发生严重炎症或损伤时,肺泡被渗出液、炎性细胞或纤维组织填充,导致正常透光的肺部在影像中呈现白色。若白色区域超过70%-80%,即被临床称为“白肺”,常伴随严重缺氧,需紧急治疗。

预防建议

  1. 及时治疗感染:出现持续咳嗽、发热、呼吸困难时尽早就医。
  2. 监测高危人群:老年人、基础病患者建议备血氧仪,血氧低于93%需警惕。
  3. 避免诱因:戒烟、远离污染环境,控制慢性病,接种流感和新冠疫苗。
  4. 警惕“沉默性缺氧”: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但血氧已下降,需通过仪器或观察呼吸频率(>30次/分)、心率(>120次/分)判断。

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尽快进行肺部CT检查,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